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却不是一个阅读大国。这点确实是令人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按照中国人口众多因此各平均值较低为逻辑,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安慰,然而你要明白中国人的阅读量是普遍偏低,而不是人均偏低。据了解,发达地区的人宁可将一半或更多的收入购买电子通讯设备,也不愿意去购买廉价的精神食粮。而事实上中国的电子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国外,而图书价格却远远低于国外,造成现在的局面,必须值得我们思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上网冲浪、微博互动或微信使用上,在一次次青年人的聚会上,大家少了彼此的沟通,而是各自掏出手机进行微博或微信的刷新,大家有的话题也局限在微博上的八卦或者朋友圈中的趣闻,聊了几句之后大家有开始各自划屏。
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已经极为普遍,大家甚至习以为常,并把不使用微博或微信的人当作outman。我们还记得古人曾经说过“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反映了清朝后期大家对于《红楼梦》这本书的强烈追捧,其实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大家是爱读书,爱讨论书,并且将书当作重要的生活或与娱乐话题的。也许你会说,时代进步了,那个时代没有微博与微信。事实上,古时候人们除了琴棋书画以外,也不乏斗鸡斗蟋蟀斗富等高中低档娱乐项目,但是古人们觉得有些事情可以放到大雅之堂,所谓“谈笑有鸿儒”;而对于没有文化素养,没有共同话题的人却另眼相看,所谓“往来无白丁”。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人不读书,必然主观臆断,强词夺理,进而轻狂自大或空虚自闭;一群人不读书,必然哗众取宠,互相倾轧,进而惹是生非,制造事端;一个民族不读书,必然社会浮躁,人心涣散,进而社会动荡,集体倒退。是不读书阻碍了个人、群体、民族前进与发展。
最近听说阅读要立法,我觉得它与“常回家看看”立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一,两类问题事实上都影响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其二,作为文明古国与当代文化大国,应该具备与之相称的民众行为。其三,表面上看是个人行为,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不阅读,民众的文化水平会下降,国家的整体软实力就会匮乏;不回家看老人是品德问题,孩子们会仿效大人,整个国家的民众素质再倒退。一方面是文化的退步,一方面是素质的退步,必然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从另一个角度讲,阅读与“常回家看看”也存在区别,区别是阅读不是道德的范畴,而是个人修为的范畴,所以我觉得阅读问题的产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第一,很多年轻人并没有明白阅读与个人发展的意义,这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着相关性。我们一直强调寒窗苦读,一日惊人。可是很多人在被迫读了12年书之后,立刻放下了书本,因为他们认为书本是他们的压力之源。而外国的大学大多采用“宽进严出”的方式,你不读书不用功你取得不了我的学位,这就迫使了学生要主动读书,并且按照社会的需要进行读书。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阅读并不是个人取得某种资格的绝对门槛,这样自然不被大家所重视。
第二,阅读与学习不是公平竞争的绝对力量,很多人把更多的筹码放在了父母的人脉,找人送礼等非常渠道方面。阅读来的效果太慢,“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
第三,学校教育并没有把阅读放到重要位置。阅读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它是个人自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放弃了阅读,相当于放弃了自学,也就是放弃了个人的努力。
第四,阅读的环境并不完善。我们去了解年轻人痴迷于网络互动现象,你会发现,网络互动由于强大利益的趋势,网络互动环境发展得极为迅猛,内容供应商、加工方、网络平台、终端服务商等各个利益群体大家拧成一股绳,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而舒适”的消费环境,你可以选择电脑上网,也可以选择手机上上网,你可以用WiFi,你也可以直接走流量……这就是形式的多样性。阅读不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事情,似乎并没有吸引各种社会资本的加盟与支持。
第五,家长习惯的影响,有太多的案例是,家长非常希望孩子在家读书,但是自己却非常爱看电视。家长就不喜欢读书,孩子们也不会喜欢读书。我总有这样的想法,社会风气是有家长决定的。犹太人喜欢阅读,小的时候妈妈会在孩子的书的边页上涂上蜂蜜,让孩子从大小记住书是甜的。祖祖辈辈他们延续这个做法,你可以想象到他们对于阅读有多么重视。
可以说形成一个社会问题,一定会有很多原因,解决一个社会问题,一定要多管齐下,考虑周全。我觉得当下迫切要解决的是阅读环境的建设。我们不是要建越来越多的书店,而是建立越来越多的阅读区。社区可以提供家庭教育的阅读区与学习区,让家长明白如何指导孩子健康成长;医院可以提供患者阅读区,通过阅读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如何减轻病痛,尽早康复;宾馆可以提供阅读区,让游客了解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入的游览;银行可以设计阅读区,让大家明白经济与金融的常识,学会更好的理财……
阅读应该成为各行各业的服务项目,或者说是增值服务项目,这样阅读也会慢慢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大家进而也就离不开阅读了。
本文摘自《挠脚怪来了》由作者刘勇赫授权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