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调查显示,儿童眼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专家指出,家长若发现小宝宝有“斗鸡眼”、“对眼”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6个月后“斗鸡眼”不正常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吴夕介绍,许多孩子由于种种原因,眼睛无法相互配合成组运动。而两只眼睛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这种情况被称为“斜视”,属于小孩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斜视有外斜和内斜之分,外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斜白眼”,内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斗鸡眼”,小孩子的斜视以内斜居多。
一般来说,婴儿的眼球发育还没有成熟,直径很短,缺乏用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这样就会出现暂时性的两眼斜视。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而且眼部的肌肉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的斜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如果3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此外,发育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就不会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有好转,就要及时请医生检查。
吴夕表示,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治疗。
彩色玩具别离小床太近
专家指出,宝宝产生斜视多是由于眼球结构本身有异常,但是外界环境包括用眼习惯等也会诱发斜视。首先,吴夕指出,要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有利于宝宝视觉发育,从而避免斜视。
很多家长还喜欢在小婴儿的床头挂上彩色音乐玩具,刺激婴儿听力和视力。专家指出,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此外,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
斜视治疗最好在3岁前
斜视不仅影响儿童的外貌,还会严重危害视力发育,造成立体视功能的丧失,从而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之间的远近、高低等。因为斜视的危害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所以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因此,专家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斜视的话,最好赶紧治疗。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2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及时治疗,就能帮助孩子纠正眼位、提高视力,为他提供良好的发育条件。反之,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造成弱视,孩子正常的视觉功能就不能完全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