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中国每年的出生缺陷儿数量约占全世界的20%,先天性心脏病是发生率、致残率最高的先天畸形,已上升为我国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以每年新增15~20万的速度递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专家指出,几乎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都能通过手术矫治,总成功率也在97~98%以上。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都有近12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这意味着每30秒,我国就新增加1个残疾婴儿,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缺陷的首位疾病,可以说是新生儿的头号杀手。据统计,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0.8%,并以每年新增15~20万的速度递增。据全国妇幼监测年报的数据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死亡已上升为我国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据专家介绍,先心病患儿若不经治疗,到一岁时有一半死亡,到两岁时三分之二死亡。畸形越复杂、病情越重死亡越多、死亡越早。
在日前由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召开的预防出生缺陷媒体开放日活动上,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教授告诉记者:“先心病虽然高发,但如果治疗时机得当,先心病患儿90%以上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痊愈,先心病患儿会跟健康儿童一样,站在同样的起点上,快乐茁壮地成长。”
先心病对儿童健康危害巨大
中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的出生缺陷儿数量约占全世界的20%。其中要数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和致残率最高。
那么胎儿还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怎么就会患上先天性心脏病呢?胡盛寿教授介绍: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
胡教授指出,先心病对患儿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1、出现机体组织器官供血障碍,造成组织缺氧,影响患儿生长发育;2、造成肺部血流增加,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3、血流动力学异常可加重心脏负担,发生心力衰竭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4、心脏结构异常可造成局部心内膜结构受损,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5、造成心理伤害,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的幸福生活蒙上阴影。
七大高危因素易引发小儿先心病
先心病的预防关键是在孕期。孕妇在孕期应该尽量避免照射放射线,不能乱吃药,患了感冒要及时就诊,做好定期的产检工作。有些先心病是可以在胎儿期就进行治疗的,尽早发现可尽早治疗。此外,有研究表明在怀孕期间补充叶酸对部分先心病也有预防作用。
引发先心病的主要原因可分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1、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2、孕妇患有糖尿病。3、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4、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辐射。5、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6、近亲婚配。7、不良嗜好。
家长要警惕先心病8大早期报警
胡教授说,先心病不像其他的先天性残疾患儿那样,容易被发现,有不少患儿家长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此病,到发现时常常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孩子降生后,父母或看护人一定要注意观察,学会分辨。
专家指导说,患病婴儿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如不停地大哭、莫名其妙地躁动不安等,而且很难被“安抚”下来。不要以为这是婴儿“不懂事”,这些行为预示着他们的心脏可能有问题。平时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1、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2、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常出现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3、皮肤持续地出现紫绀,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4、能走路的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蹲踞现象)。5、较年长的小儿手指及脚趾末节粗大、颜色变暗。6、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较差,平素多汗、口周发青、咯血。7、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8、孩子出现胸痛、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