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怎么又哭了?”“我数123,不准哭了!”“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哭,多丢人!”……
看到孩子哭泣,父母一开始会心疼不已,可哭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心疼就变成心烦了。但上面的处理方式真的管用吗?
哭泣不仅是人们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也是孩子们所“掌握”的一种可以有效引起他人关注的表达方式。但是,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哭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情绪,可能是恐惧、受伤,也可能是饥饿、委屈等,而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完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较弱,因而很难让父母及时、正确地理解自己哭的真正原因。
情绪没有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的限制。当孩子能听懂大人的话之后,如果一味压制孩子哭的需求,特别是过于强调“男子汉不能哭”、“勇敢的好孩子不能哭”,孩子累积的小情绪受到压抑,很容易继发羞怯、自卑感。
因此,不管孩子为何哭泣,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认同他的情绪,并在第一时间安慰他,帮他平复情绪。此时,大人最好第一时间蹲下身,和孩子基本保持一个高度,减少其压迫感。同时将孩子拥入怀中抱着,轻轻拍他的后背,低声说:“恩,我知道你很难受。”这种“止哭招”简单而有效,一般10秒左右,孩子就会慢慢转为抽泣,甚至完全停住。
随后,可以帮他擦干眼泪。对于2岁以下的幼儿,可以用玩游戏、看动画片等方法分散注意力。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等他完全平静后,可以试着问问“你能说说为什么刚才那么伤心吗?”和孩子讨论哭的原因,找出正确的应对方式。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科员、资深咨询师 姚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