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提前交上一笔钱,以后有病有灾的时候,至少保险公司能来“救火”。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保险方式,“脐带血储存”引起了国人的关注。用该业务的广告语来说,这是孩子的“生命银行”。而同时,其不菲的储存价格也让父母们犹豫不定。况且,脐带血真的有那么大用处吗?储存的地方到底安不安全呢?
脐带血的确是“治病良药”
对于很多人来说, 脐带血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什么是脐带血,把它存起来又有什么用呢?
脐带血是指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存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 。
它的容量虽小,平均约80—100毫升,但却含有丰富的干细胞。这种脐血干细胞可以通过移植的手段来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疾病、重症免疫缺陷病及部分实体肿瘤等。此外,干细胞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变为各种类型的人体细胞。
目前,全球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手术大约做过多少例,结果如何?
到2005年底,国际骨髓供者组织登记的脐带血移植已超过7000例。
我国的脐带血移植缺乏准确的登记资料,我个人曾根据各脐带血库的资料做过统计,截至目前,脐带血移植的总病例在200例左右。移植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有很大差异,长期生存率从20%—70%不等。
安全尚存隐患
我国脐带血库建成时间并不长,发展到今天,现状如何?
我国第一家脐带血库(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1997年—1998年在北京落成;2001年,卫生部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7省市可以建立脐带血库。
2005年,根据新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脐带血库下放到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在北京、天津、山东和广东4家脐带血库保存的,供公共使用的合格脐带血均已超过5000份。
脐带血的储存需要什么条件,成本如何?
保存一份合格的脐带血,包括对供者进行健康检查、获得知情同意、采集脐带血及母血标本、运输、分离造血细胞,最终保存在-196℃的液氮中。
一般来说,建立一个5000份容量的公共脐带血库的投入至少要3000万人民币。天津市脐带血干细胞库储存一份脐带血22年的收费在1.5万元左右。
脐带血储存的安全性是否有保障呢?
国外已证明保存15年的脐带血干细胞的体内外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只要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脐带血是可以长期、安全地保存的。
虽然当前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但这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保存15年没有问题,那么保存20年、30年,甚至更久呢?是否有足够的数据能说明安全性没有问题呢?很多人对此还有疑虑。另外,我国脐带血库还不能保证所有的操作都严格符合要求,10月31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就报道,有人举报说,上海脐带血库的部分存血已被微生物污染,但客户并没有被告知。
公益血库很有必要
脐带血库一般有两种形式,一个是公益性的,面向广大公众提供移植的库,我们可以称之为公共脐带血库;另一种是父母专门为自己孩子存储的库,一般要收取较高的费用,我们称之为自体脐带血库。
那么中国的脐带血库是属于哪种呢?
因为我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根本无力支撑脐带血库的运行。所以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公共库、自体库混合运行的模式,通过营利性自体脐带血库来获取资金,再用它来支撑公益血库。
如果国家可以出资建立公益脐带血库当然很好,不过这可能不大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其实,如果科研上有了很大突破,使得脐带血可以被广泛应用;同时又能确保血液安全,那么不管公立还是私立,捐脐带血的人肯定会多的。
立法还需改善
目前中国为脐带血库立法的状况如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吗?
2001年颁布了《脐带血库管理办法(试行)》,2005年又颁布了《血站管理办法》,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而且执行效果也有令人担侵 Α?2月1日的《南方窗》上有这样的例子,一位吴姓女士曾在体检中查出了“小三阳”,在为孩子保存脐带血的协议书中,她在“是否曾经感染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一项后,选择了“是”,但她的脐带血还是被上海脐带血库保存了。
国内外都曾号召每位母亲最好为孩子储存脐带血,这种做法应该提倡吗?
这样做的国家的确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对于号召每位母亲都为孩子储存脐带血的做法值得商榷。如果把储存脐带血看作买保险,那么是否买保险要看每位母亲的保险需求和保险意识,这并不需要什么积极号召。
现在自体脐带血库的收费并不便宜,但脐带血实际用到的病例又太少。我看到有些资料说,患其适应症的几率跟被雷电击中一样低。另外,前面提到的血液安全问题也值得担心。我觉得,母亲们在决定是否存储时需要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