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但大多数家长并不清楚“强化免疫”究竟是什么?有些父母甚至认为除了免疫规划内的疫苗需要给孩子打之外,“强化免疫”是多余的。其实,对于疫苗接种,家长们需要知道的还有很多。
“计划内”不代表强制接种
“计划外”不代表无需接种
免疫接种是通过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保持异性免疫力,强化免疫则是常规免疫的补充。现在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儿童家长应按照国家规定、按照免疫计划进行接种,因此也称为“计划内”疫苗,目前主要有甲肝疫苗、卡介苗(结核疫苗)、乙肝疫苗等等;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有同样的防病效果,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等,属于“计划外”疫苗。
目前家长们普遍对免费接种的“计划内”疫苗比较重视,对自愿、自费接种的“计划外”疫苗则了解有限,甚至一听说要收费就拒绝接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智伟介绍,无论“计划内”或“计划外”疫苗,预防疾病都遵循自愿的原则,并不是说免费疫苗就必须打,收费的就不用打。二类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风疹疫苗等与一类疫苗相比,由于疾病危害相对较小、疫苗开发时间较晚等原因,未被列入国家免费疫苗接种的范围,但对预防疾病同样有效,对于接种与否家长可以自行选择。
体质虚弱的宝宝建议打流感疫苗
二类疫苗中,流感疫苗往往容易让很多家长产生困惑:我家宝宝平时也不爱感冒,有必要年年打这个疫苗吗?打了是不是还容易有副作用啊?李智伟介绍,流感疫苗的制作,是相关专家每年对当年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推广针对该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一方面来说,盲目注射流感疫苗是不可取的,因为一种流感疫苗只对它所针对的病毒起作用,而对预防其他类型的流感是无效的。因此体质强健、免疫力较好的宝宝可以不打流感疫苗。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来说,一旦流感流行,他们很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就应考虑接种。免疫力较低、体质虚弱的老年人也建议接种。
流感疫苗并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但有四类宝宝不宜接种流感疫苗,其中包括6个月以下婴儿;具有过敏体质,尤其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患感冒、发烧、发热等或急性病发作时,应先治病,等身体恢复后再接种。
哪些疫苗需要加强接种?
在宝宝一岁内完成了几种疫苗的基础免疫后,在小儿体内产生了足够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会逐渐下降,因疫苗的不同下降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有些疫苗需要进行加强接种,例如1.5-2岁期间需要加强接种的疫苗有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接种的方法与基础免疫相同;4岁应加强一剂脊髓灰质炎糖丸;到6岁时应再接种一次白破类毒素混合疫苗。另一种需要加强接种的疫苗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初次接种是在小儿8个月时,间隔一年的时间,则需进行加强接种一次,最好是在每年的4-5月份接种,因乙型脑炎的发病流行季节是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该疫苗在小儿6岁时还应再加强接种第二次。对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一般只需按计划接种或补种即可,无需特殊强化。
沈阳晚报记者 唐子匀 摄影 李双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