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宝宝从降生开始,就入了“钙”帮,年轻的父母们齐上阵,为宝宝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进行全方位补钙,很多商家也是瞄准了父母的这一心理,大肆宣传,不少父母还真就被这些广告给“钙化”了,而不久前媒体报道的“血钙”检查事件又让父母们添了一份担忧,其实,补钙是必需的,但过多或者不科学的补钙不仅不会对宝宝有益,反而有害。应该怎样认识宝宝的补钙问题,又应该如何为宝宝补钙呢?不妨从本版中寻找您想要的答案。 ——— 编者
钙都藏在哪
钙的99%以羟磷灰石结晶的形式集中存在于人体的骨骼、牙齿等地方,这些地方是钙的储存库。其中少数为无定形钙,此部分在婴儿期占有较大比例,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其余的1% ,有一半与柠檬酸鳌合或者与蛋白质结合;另外一半以离子形式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血液等组织中组成混溶钙池,与骨骼钙保持着动态平衡,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状态所必需的要素。孩子缺钙会有啥症状
孩子缺钙都有什么样的症状?
这是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如果可以早先发现这些征兆,就可以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宝宝健康的损害。
烦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惊醒;
出汗比较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容易出汗;
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
囟门闭合迟,肌无力;
神情呆滞、表情少,动作和语言都比同阶段的孩子落后;
前额高突,形成方颅。或常有串珠肋,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厌食、偏食也与缺钙有关,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易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出现湿疹也与缺钙有关,常见于头顶、颜面、耳后,伴有哭闹不安,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缺钙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鸡胸驼背、出现O形腿等。
宝宝的补钙关键期
给孩子补钙,也得讲究时机,有几个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如果能够科学合理补钙,将对宝宝今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益处。
两岁以内的婴幼儿 由于户外活动少、接受日照时间短,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受到限制,不利于钙的吸收而易造成缺钙,因此,两岁以内的孩子应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有利于宝宝健康生长。
长牙、换牙期的孩子 孩子长牙、换牙阶段注意补钙有利于牙齿的健康生长,避免孩子出牙晚、牙齿生长稀疏、排列不齐、蛀牙等现象的发生。
处于生长高峰期的孩子 儿童在生长高峰期个头迅速增高,骨骼对钙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钙的补充可以使孩子既长高又长壮,不会像“豆芽菜”一样弱不禁风。
是什么阻碍了宝宝的钙吸收
补钙、补钙,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每天都为宝宝操心,可是含钙的食物吃了不少,有些宝宝却仍然缺钙。到底是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钙的吸收呢?
首先是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与肠钙的吸收有一定关系。肠钙吸收的主动转运过程具有一定的饱和性,因此当摄入钙超过700毫克后,肠钙吸收增加的速度就非常缓慢甚至逐渐降低了。
第二是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对钙吸收的促进作用非常重要,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就由“开汽车”变成了“两条腿的步行军”。
第三是肠道内的酸碱度。含钙的盐类,尤其是磷酸盐及碳酸盐易溶于酸性溶液中,而难溶于碱性溶液中。因此,凡是能够增加肠内酸度的因素就有利于钙的吸收,反之则不利于吸收。
第四是食物的成分。有“吃咸”爱好的宝宝,因摄入过多的钠盐,在肾脏滤过时,钠能够与钙的重吸收相竞争,使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增多。
最后是膳食中钙/磷的比例。当比例为1:1~2:1时,即钙的量稍高于磷时,对钙的吸收最有利。牛奶中含钙量远高于人奶,但由于其含磷量也很高,钙磷比值不当,故与人奶相比,牛奶中的钙较难被婴儿吸收。
“太阳钙”该怎样补
通过晒太阳给宝宝补钙,无疑是最好的补钙方法之一,但其中也有很多学问,不是把宝宝往太阳地儿一放就万事俱备的。
选择适当的时间 孩子满月以后,即可常抱出户外晒太阳。时间以上午6~10时为宜,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哪个季节,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尤其是中午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这个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婴儿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如发现宝宝皮肤变红、出汗过多、脉搏加速,应立即带宝宝离开太阳照射地。
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
有的妈妈带宝宝晒太阳时,怕宝宝感冒,给孩子戴着帽子、手套和口罩,殊不知这样晒太阳很难达到目的。另外,衣着过厚在阳光下活动容易出汗,出汗后受风易感冒。
注意照射部位
应避免阳光直射头部,也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有的妈妈怕宝宝吹风,常隔着玻璃让宝宝晒太阳,岂不知紫外线穿透玻璃能力较弱,大部分必要的紫外线被阻挡在外,故而降低了阳光的功效。
“钙过剩”也不好
给宝宝补钙,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不遵循科学补钙方式,一味地补充,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影响铁、锌、镁等元素吸收 一个人的身高,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必须有健全的内分泌系统以及维生素D和钙等的协同作用,才能保障骨骼的充分生长。婴儿和青春期儿童骨骼生长最快,钙储存量最多,保证钙摄入量是必要的,但过量补钙、重复补钙、大量服用维生素D等做法并不科学,不但影响儿童胃口,还容易出现厌食、便秘及胀气,甚至可能患上结石。同时,高钙摄入还会影响铁、锌、镁等元素的吸收,对于贫血以及缺锌的孩子影响就更大。
影响脏器
过多给宝宝补钙会使血压偏低,钙沉积在心脏瓣膜上影响了心脏功能,增加了日后患心脏病的危险。在血管壁沉积将加重血管硬化。
骨骼过早钙化
钙过剩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使长骨发育受到影响,最终身高受到抑制。此外骨中钙的成分如果过多,会使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
此外,专家提醒广大妈妈们,一般情况下对于4个月以内婴儿,每天母乳所产生的钙就完全可以满足其生理需要,在孩子长到五六个月时再适当增加辅食,补充如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即可。
钙只是“七分之一”
孩子补钙的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头等大事,其实除了钙,还有下列几种营养元素被我们忽略了,而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脂类
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作为细胞膜结构的基本原料,激素的合成也主要靠其完成。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此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中氢和氧的比恰好是2:1,看起来像是碳和水的化合,故称碳水化合物。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由碳水化合物氧化分解供应。
维生素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它不会产生能量,但它是参与机体代谢调节的重要物质,一旦缺乏,将对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矿物质
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主要作用是调节体液平衡,维持机体酸碱平衡。钙就是众多矿物质中的一种。水 水是人体构造的主要成分,占成人体重的60%~70%。它是营养物质的溶剂和运输的载体,同时起着调节体温和润滑组织的作用。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具有润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脂等生理功能。(本版组稿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