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孩子“缺钙”没想象中的多

  金陵晚报

  孩子是不是缺钙?这大概是每个家长都关心过的问题。可我们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缺钙?

  近日,南京市儿童医院营养专家刘长伟[微博],就在微博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根据刘长伟介绍,其实在婴幼儿中,缺钙问题并没有家长想象中那么严重,即便“疑似缺钙”其实很多最后也不是真的缺钙,而胡乱补充只会带来新的问题,例如其他营养元素的缺乏。

  现状:遇见啥都以为是缺钙

  在刘长伟的门诊上,几乎每天都能遇见家长询问缺钙的问题。

  孩子囟门未闭合,这是不是缺钙?孩子胸部有点前凸,这又是不是缺钙?孩子最近没怎么长个子,孩子走路比别人晚一个月……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家长们似乎都归之于一个原因:孩子是不是缺钙了?

  稍微仔细一点的家长,或许还会带孩子来门诊咨询检查一下,而更多的家长可能直接给孩子买点相关的口服液、营养补充剂,就当问题解决。

  可是我们周围真的有那么多孩子缺钙吗?

  刘长伟告诉记者,这个问题首先要追溯到,婴幼儿究竟需要多少钙。根据最新修订的2012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0-6个月的宝宝,对应的钙适宜摄入量每天为200mg,而在2000年版中则是每天300mg;7-12个月的宝宝也从2000年版的400mg变成了250mg;1-3岁的宝宝仍为600mg,维持原样。“这提示我们,1岁以内婴儿对钙的需要量,比之前估计的要低很多。”

  所谓适宜摄入量,其实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故母乳中的营养素含量就是婴儿的适宜摄入量。换句话说,适宜摄入量能满足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而要达到这个适宜摄入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比如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天要摄入200mg左右的钙,这其实只相当于母乳600ml、配方奶400毫升所含的钙含量,对于一个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也很容易获得。只要饮食正常、乳量摄入充足,孩子就不会缺钙。

  “其实临床那些咨询‘缺钙补钙’问题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中绝大部分都并不缺钙。”刘长伟说,的确有些症状表现疑似缺钙,例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胸骨有点前凸,是不是佝偻病所致的鸡胸。可事实上,其中大部分孩子只是生理性的肋外翻,随着孩子自然生长就会逐渐消失,只有少部分是病理原因所致,两者的外观表现也并不一样。家长在没有经过专业医生的判断下,就将孩子直接判定为“缺钙”而大肆补钙,这显然并不合适。

  警惕:乱补钙可致其他缺乏

  “况且即便是佝偻病,那也不是缺钙那么简单,真正这样的临床孩子更多是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钙吸收问题,而不是钙摄入不够。”刘长伟说。

  维生素D3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由储存在身体皮下的胆固醇衍生物经过紫外光照射转化而成,也可从膳食中获得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是,从膳食摄入或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是没有生理活动的,必须到其他部位激活才能具有生理作用。而维生素D3可谓钙吸收的一把“钥匙”,它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钙结合蛋白,从而打开钙吸收的“大门”;同时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减少钙的流失。

  所以,对于许多婴幼儿宝宝来说,真正缺乏的并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3。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从母乳中获取的维生素D很有限,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容易缺乏维生素D,尤其是冬季在户外时间较少时;而配方奶中虽然大都强化了维生素D,但多数情况下,根据其配方含量来计算,宝宝要想获得推荐中的400个单位,则需要摄入1000毫升的配方奶,如果摄入不足,或者在某个阶段达不到这个奶量,那么也可能出现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

  要纠正这个问题,首先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维生素D,并由医生决定是否额外使用钙剂,而不是随意给宝宝使用钙补充剂。否则钙补得再多,也没有用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

  刘长伟告诉记者,如果是从饮食中摄入钙,通常不会过量;但如果不缺钙又额外补充钙剂,就可能导致钙摄入过量。这种情况下,轻则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重则对健康造成危害,同时还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甚至弄巧成拙,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以钙、锌、铁等为例,这些营养元素都同为二价离子,被人体吸收需要同一种载体蛋白,走的是同一个通道。这就好像大家都要过河,人人都要乘船。可总共就这么多船,一队人太多,就可能占了别人的船。钙离子若是太多,就可能在竞争过程中,影响到其他二价离子的吸收,结果反而导致孩子出现其他方面的营养素不足。这一点家长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在家长给孩子盲目补铁、补锌时也可能出现,所以家长必须先弄清楚孩子究竟缺乏什么,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营养师和儿科医生指导使用补充剂。□通讯员 吴叶青 金陵晚报记者 朱菁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