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1禽流感对于公众已经不再陌生,但这种H7N9型禽流感病毒人们还是刚刚知道。流感病毒是一个大家族,它包括人甲、乙、丙型和动物甲、丙型流感病毒,只有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导致人和禽之间的传播。甲型流感病毒按照其表面红细胞血凝素(缩写为H)和神经氨基酸酶(缩写为N)的不同,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型别。目前发现,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蛋白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基酸酶蛋白有9个亚型(N1~N9);再按其感染的物种分为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
病毒表面的红细胞血凝素和神经氨基酸酶由H7和N9组成,并主要在禽类动物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就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常常侵犯人类
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2008年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的小水鸭中首次被分离出来的,在中欧、北美等许多国家也相继被发现。自发现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未引起人类的特别关注。没想到,这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突然闯入人间。
近些年来常有禽流感病毒侵犯人类的事件发生,最多见的是禽流感病毒H5N1,另外还有H9N2、H7N2等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报道,本次在上海和安徽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首次报告感染人类。人们担心,H7N9型禽流感病毒会不会像H5N1型禽流感病毒那样从此赖着不走,不断寻机向人类发动进攻;更担心它会像2009年H1N1型猪流感病毒那样,造成人类流感的大流行,成为长期在人间流行的人流感病毒。
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怎样跨越物种,导致人类感染的呢?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三次流感大流行病毒都来自动物
病毒感染人类或动物,首先要和被感染细胞表现上的一种蛋白质结合,才能钻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感染。这种能和病毒结合的蛋白质称为受体。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是专门负责与感染细胞上受体结合的。因此,人们称其为病毒感染的“开路先锋”或打开细胞之门的“钥匙”。人类与禽类细胞上的受体差别很大,因此流感病毒家族的成员各有各的“领地”。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不会轻而易举地直接感染人类,或在人类中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但是,流感病毒是一种在多物种中流行且非常容易变异的病毒,它们常常可以借助猪、猴子等哺乳动物为“跳板”,使自己逐渐适应哺乳动物体内的环境,再经过“二次跨越”侵犯到人类。已有证据表明,引起1918年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是先由禽类感染了猪,然后再由猪把病毒传染给人类。有时,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也会同时感染猪或其他哺乳动物。这时,禽流感病毒就有可能在这些动物体内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配,“嫁接”成一种能够感染人的新型流感病毒。人们发现,1957年和1968年两次人类流感大流行时流行的病毒株就是人类与禽类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的,而且证明这些病毒是在猪中重配并先在猪中引起流感流行,然后才感染人类的。
禽是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
研究发现,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间的物种差异越来越小了,甚至可能不必借助哺乳动物,直接感染人类。以往忽略了对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注意。但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并非一成不变。
1994年5月,墨西哥的鸡群中流行H5N2型低致病性禽流感,但到了1995年初,该病毒突然变异成高致病性病毒株,在墨西哥暴发。就在我国上海和安徽发生人类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同时,美国的科学家从老鼠的眼睛里分离到了H7N9型禽流感病毒。科学家认为,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在逐渐增强。另外,对禽类动物的低致病性,不等于对其他物种或人类的致病性也是低的。
目前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犯人类之谜尚未解开,但是,本次禽流感侵犯人类的事件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禽类动物是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是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起源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些病毒时刻都有可能跨越物种感染人类,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蔡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