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哭不利于健康成长

  有此一说

  生活在大家庭的宝宝得到祖辈亲属的照顾,更有利身心成长

  宝宝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闹,直到父母或者其他人来哄,满足其需要才会罢休。很多父母相信,满足宝宝的一切需要就是溺爱,会让他们日后变得任性和依赖。但是研究发现恰恰相反,哭闹也没人理的宝宝大脑发育受影响,以后的人生可能变得艰难。

  当宝宝有某种需要的时候,会用一个姿势来表达,如果没人理会,就只好用哭闹的方式引起父母等照顾者的关注,直到需要得到满足。很多父母带宝宝都感到不耐烦,觉得整天守在宝宝身边是浪费时间,于是听到宝宝哭闹时就图省事,不管了,其理论依据来自一些行为主义者,他们认为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就不能事事迁就宝宝。

  美国圣母大学心理学教授达西亚·纳尔瓦埃斯博士认为,那种不管宝宝哭闹的做法与现代家庭的小型化有关:父母无暇照顾宝宝,而有带孩子经验的祖父母则没有在一起生活。在过去,几代人都在一个大家庭共同生活,宝宝出生后可以得到家里多个长辈的照顾。人类学研究发现,依靠狩猎和采集生活的原始社会人类会照顾到婴幼儿的所有需要。婴儿的哭闹声容易引来食肉动物,因此进化迫使人类要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不让他们哭出来。

  对大鼠的研究发现,鼠宝宝出生后的头10天是关键的时期,相当于人类宝宝出生后的头6个月,其间鼠宝宝若得不到鼠妈妈的关爱,负责控制焦虑的基因就无法启动,以后面对新的环境就会焦虑不已,要用药物才能缓解。研究人员称,人类的大脑也有类似的机制,照顾者的行为可以影响到宝宝数以百计的基因的启动。40~42周的婴儿大脑仅仅发育了25%,这时大脑的神经迅速发育,大脑体积也在迅速增加,这时若任由孩子哭闹不管,会令杀伤神经的激素水平上升,不利于神经建立联系,还可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到婴儿全身的多个系统,例如影响消化,出现肠易激综合征。

  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让宝宝哭出来会损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日后容易变得孤僻、焦虑、郁郁寡欢甚至木讷,或者变得野蛮任性,拒绝理解别人的感受。人生的第一年是对世界和自己建立信任的关键期,如果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宝宝就会缺乏信任,可能终生都要活在深深的不安全感之中。研究还发现,这样的孩子日后在智力、同情心、自控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编译 伍君仪)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