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家长:3岁以下手足口发病率最高

  中国网8月6日讯 八月依然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发季节,托幼机构放假,社区散居儿童的发病风险增加,中国家庭教育网邀请北京儿童医院特级专家张峰就儿童手足口病如何防治,对家长最关心的四大问题进行解答:

  家长:哪个年龄段的宝宝是手足口病属易发人群,什么药物可以预防,有哪些注意事项可以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专家:各年龄段的宝宝均为手足口病的易发人群,其中5岁以内宝宝的发病率可占到90%,3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率最高。要想使宝宝免受手足口病的侵扰,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宝宝和家长都应做好个人防护

  *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返家后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的清洁,采取湿式清扫,每天定期开窗通风

  *带养宝宝的人员也应注意个人卫生,在护理或喂养宝宝之前要洗手,父母或带养人外出返家后应先更衣、清洁口鼻、洗净手后再接触宝宝;

  *宝宝所使用的奶具、餐具以及玩具应定期清洁、消毒,宝宝的衣被宜勤换洗、在阳光下暴晒

  *在每年5~8月份手足口病流行的高峰不宜带宝宝到人员聚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地下超市、菜市场、电影院、小批发市场以及商场等,避免宝宝接触患有手足口的病人。

  (2)没能放假的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在手足口病流行的高峰期,尤其需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保持幼儿园内房间的良好通风

  *每天对玩具、个人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洁与消毒;

  *每天对园内各个门的把手、楼梯的扶手、桌面等小朋友可触及到的地方进行擦拭

  *每天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的小朋友及时送诊并进行居家隔离,同时对幼儿园内进行终末消毒

  *教会小朋友正确洗手的方法,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内的清洁员在进行环境清洁或消毒时应戴口罩、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一旦幼儿园内有小朋友发生手足口病,或发病的人数有所增加,需及时向上一级的卫生行政部门或教育部门报告,防止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

  手足口病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只能尝试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板兰根冲剂、大青叶合剂、双花口服液或利巴韦林等。

  家长:带孩子去游泳的时候染上手足口病,您能介绍下病症的传播渠道吗?

  专家: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1)呼吸道的飞沫传播;

  (2)消化道的粪-口途径传播;

  (3)密切接触了被患者皮肤、粘膜疱液污染的用具、用品也可传播。

  家长:家长如何鉴别孩子是否患上手足口病呢,有哪些明显的症状吗或者是容易忽视的不典型症状吗?

  专家:手足口病主要分为轻型(普通型)和重症两种。

  (1)轻型往往具有手足口病的典型特征,容易被医生以及家长所识别。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多为:发热,手、足以及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性皮疹。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起病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脚心、臀部以及肘或膝关节上下的皮肤出现淡粉色的皮疹;皮疹特点:周围有红晕,皮疹中央可见白色疱疹,疱疹内有少量液体;部分宝宝除了具有发热及皮疹以外,还可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头痛等伴随症状。

  (2)重症手足口病,往往不一定具有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或体征,而可立即发生脑炎、肺炎、暴发性心脏病、急性迟缓性麻痹、抽搐以及高热等。因为重症手足口病在早期难以识别,故是导致宝宝因此而夭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果上述症状发生在5~8月份,妈咪一定要多一根弦,尽早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以免因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危及到宝宝的生命。

  家长:假如孩子之前患过手足口病,是不是以后就具备免疫力,不会再被感染?

  专家: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后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肠道病毒71型等,其中每种病毒还可分为多种血清类型,鉴于手足口病感染的病毒型别的种类较多,而且各病毒型别之间又不存在交叉免疫,因此,宝宝患了手足口病之后只可对所感染过的这种病毒具备免疫力,而对其他型别的病毒不会产生免疫保护,所以,宝宝得过手足口病后还会有可能再次被感染。

文章关键词: 手足口病 传染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