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删除了一些空洞、不具操作性的内容,无疑是很大的进步。”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守则的修订应该以保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部日前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将原《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合而 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表述,同时提出了“控制上 网时间”、“热心志愿服务”、“低碳环保生活”等新要求。
保护未成年人意识增强
记者今天采访了一些学生家长, 其中大部分家长赞成将“见义勇为”条款删除。家长黄女士表示,新版守则体现了教育部保护未成年人意识的增强,更具人文关怀,“孩子那么小,保护自己是第一 位的,成年人世界不应该把见义勇为这么沉重的责任放在未成年人身上。”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见义勇为还是应该弘扬,但要首先教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熊丙奇认为,由于现代社会趋于复杂,见义勇为条款的删除意味着教育部重视保护未成年人,希望他们懂得自救,不盲目牺牲。“因为对于未成年来说, 他们本身都是受监护的对象,可能在自救或救人方面还缺乏经验和能力,既可能会导致对学生的伤害,同时也可能导致它是一个空范,因此,从守则中去除这是必然 的。”
条款更精简 条理更清晰
北京某小学刘老师表示,相对于老版本,新守则征求意见稿将原来的三个守则(规范)70条要求精简为9条,内容也进行了概括,更有条理,这便于中小学生记忆,便于他们真正掌握守则的要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种精简值得肯定,因为教育就应该用最简明的方式进行。在教育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公告里也指出,新版守则坚持了“突出基本、易记易行”原则。
熊丙奇认为,征求意见稿相比老款更具体化,一些空洞的条款被删除,国家督学罗崇敏也持类似观点。他说,老款守则说要“增强法律意识”,新款则具体化为“讲法治。遵守校纪校规,参与班级管理,养成规则意识,了解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之事。”
学生家长黄女士认为,具体化比较符合中小学生特点,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空洞的东西大人看了都烦,更别提孩子了。”
专家:新守则不必强调“远离毒品”
国家督学罗崇敏认为,“远离毒品”条款不合适体现在守则中,“孩子们能接触毒品的机会很小,守则里面没必要提这条,而且孩子好奇心强,提了后有可能出于好奇去接触毒品,效果适得其反。”
由于近年来曝出越来越多的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案,罗崇敏认为,守则里面应该加上“防止性侵”这一条,“性”不应该回避,应该给中小学生讲清楚。
罗崇敏认为,新版守则应该注重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生产、生活”的教育。要防止成人化的语言,也不要玩文字游戏、编顺口溜,比如没必要刻意分成“三爱”、“三讲”、“三护”。
熊丙奇认为,守则还有修改空间,应该更加具体化、更有针对性,比如中小学生年龄跨度大,在有些条款中,对中小学生应该有所分别。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