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孩子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最新资料显示,我国儿童总人数达三亿六千万,占世界儿童人数的六分之一多。但受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留守儿童比重增高、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患有抽动症、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等疾病的儿童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这也成为阻碍“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拦路虎”,给很多家庭带来了苦恼。

  平日里,家长工作忙,孩子功课多,无暇看医生。“十一”长假即将来临,在休息的同时,家长们可以与孩子多接触,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必要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

  抽动症易引发学习困难

  挤眉、弄眼、皱鼻子、无意识的甩头,喉咙里时不时发出怪异的声音……这是明明(化名)今年开始出现的异常反应。最初,明明的妈妈以为这是孩子调皮的表现,根本没放心上。可是,一天天的,这些症状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发严重,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这让明明妈妈陷入巨大的恐慌。开家长会时,老师婉转地暗示明明妈妈,孩子可能出问题了。经过专业医院的相关检查,原来孩子得了抽动症。

  上海鸿慈儿童医院治疗儿童抽动症的资深专家史积善指出,抽动症患儿不自主的抽动和发声,会造成患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分散,很难认真听讲,从而影响正常学习,给孩子及家长都带来很大的痛苦,也影响孩子将来的升学。此外,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导致患儿产生自卑心理,造成性格孤僻。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愿与人接触,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治疗儿童抽动症,除了接受专家的专业治疗外,家长们也应该多做功课。虽然导致儿童抽动症的具体病因至今还不甚明确,但比较肯定的是,受惊吓、精神紧张或者兴奋等常常是发病的诱因。所以,当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比如眨眼、噘嘴、挤眉、弄眼、不自主清嗓子等“异常”,家长们应以“三不”原则来对待,即不关注、不批评、不安慰,让抽动患儿时刻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完全放松,这是缓解抽动症状不可或缺的条件。此外,还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电子产品,合理平衡膳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需要指出的是,还要多鼓励孩子参与社会交际,以防止孩子不健康心理的出现或加重。

  “问题学生”源于多动症

  动不动就乱扔东西,稍不顺意就躺地上打滚、大吼大叫,不想穿鞋的时候,一家人出动都没办法穿上,九岁的睿睿(化名)让原本好脾气的妈妈屡屡抓狂。孩子以前挺听话的,现在为什么变得这么不可理喻?睿睿的妈妈一直纳闷不已。一段时间后,睿睿的老师家访时反映,睿睿在学校里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小动作非常多,还打扰周围的同学学习。做作业一塌糊涂,错误百出。对老师的教育置之不理,不服从管教,成了班里典型的“问题学生”。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睿睿却屡教不改,无奈的妈妈只好带孩子去了医院,向医生寻求帮助。经过详细检查,睿睿被诊断为多动症。

  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李丽娜提醒各位家长,多动症临床表现有三个:1.活动过多:不能静坐,常走路跳跑;2.注意力难集中:上课不专心,作业潦草,做事马虎,学习困难;3.冲动任性:性情急躁,易怒,常不顾后果和危险。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如孩子出现了以上的异常行为,那就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对学龄期儿童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儿童多动症虽然不是可怕的躯体疾病,却严重妨碍儿童良好行为模式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儿童成年后的成才、就业、人际关系等均有不良影响。众多的临床案例显示,很多家长容易把孩子的多动症状当做淘气、调皮。家长想当然的看法导致很多孩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甚至是忽视治疗。调查研究表明,多动症的某些表现可影响终身,成年后出现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犯罪行为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5-10倍,在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中有70%以上是由于多动症未得到有效治疗造成的。

  三岁前是自闭治疗黄金期

  洋洋(化名)两岁了,却迟迟不肯开口讲话,洋洋的妈妈心理充满了不安。有人安慰她说,男孩子说话晚很正常,还有的人说“贵人语迟”。于是,在各种民间说辞中,又过了一年。洋洋三岁了,依然不会说话,也不与小朋友玩……同龄的孩子陆陆续续上学了,可洋洋却因不会说话被拒之门外。后来,洋洋还出现了用头撞墙、用利器伤害自己身体等自残行为,这让妈妈心有余悸。好心的邻居提醒妈妈,洋洋也许生病了。果然,经过一系列的相关检查后,医生告知洋洋为典型的自闭症(孤独症)患儿。

  “沟通交流存在障碍、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障碍、动作行为重复刻板,是自闭症(孤独症)的三大特征。”上海鸿慈儿童医院自闭症治疗方面的权威专家蒋燕清说,“我国自闭症患儿有300多万,儿童自闭症的发病人数超过儿童癌症、糖尿病、艾滋病三者总和。大部分的自闭症患者思维发展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他们的思维方法刻板,思考方式缺乏变通,不能利用已学到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这些自闭症孩子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容易造成与社会的脱节,所以,一定要及早干预。三岁前,是治疗儿童自闭症的黄金时期,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万不可持侥幸心理,以免错过治疗时机,增加治疗难度。”

  精神发育迟滞要早干预

  寒寒(化名)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怎料短短一周后,幼儿园老师就告诉寒寒妈妈:虽然寒寒在学校表现特别乖,但是由于说话吐字不清,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此外,读书写字也比较吃力,学校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建议家长在家里多对孩子进行辅导。果然如老师所说,寒寒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有的小朋友还嘲笑他“笨小孩”。到了该读一年级的年龄,因为寒寒的学习成绩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不佳,读写吃力等原因被拒之门外……

  寒寒的父母慌忙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经过详细的智力测试、脑电图等检查后,检查结果显示,寒寒的智商不到40,为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上海鸿慈儿童医院主任医师肖丽指出,这种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通常都是在3~5岁时被发现。但其实患儿早年各方面的发育均较普通儿童迟缓,尤其是在语音的理解与使用能力上。吐词不清,词汇与概念缺乏,言语简单,辨别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也较差。像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及早干预治疗,否则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实,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是可以通过早期的症状判断出来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早期表现:

  1.微笑出现晚:正常的小儿2个月会笑,4个月后可被逗得大声发笑,而精神发育迟滞的小儿一般3月后还不会笑或只会无目的的傻笑。

  2.睡眠过多,“乖“得出奇

  3.反应性差:6月后仍不能注意到大人和他讲话,对周期的人和物注意力差,目光呆滞。

  4.运动语言发育落后:“3个月翻6个月坐9个月爬”未按时实现,1岁不能站,1岁半前不能独行,8个月后仍不会叫“妈”。

  治矮小症要与时间赛跑

  14岁的秀秀(化名)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无论家里人怎么苦口婆心的劝说都无益。经过心理专家的引导,秀秀说出了原因:个子太矮,别的同学老是嘲笑她、欺负她。秀秀的妈妈知道实情后立马带孩子到医院治疗,检查结果显示,秀秀的骨骺线已接近愈合,长高的机会微乎其微了。秀秀妈妈懊悔不已,因为老师曾不止一次向她反映秀秀的个子不见长,班级每次排座位都要让她坐在第一排,可是她没放心上。上海鸿慈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吴琴琴副主任医师指出,很多家长把矮小当做“晚长”,从而错过了矮小儿童的就医、诊断和治疗时机。在门诊中,因为家长的麻痹大意而错过长高时机的例子还真不少。

  吴主任告诉各位家长,一般来讲,孩子长个头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的身高能增加25厘米左右,第二年会增加10厘米,两岁以后,孩子每年会以5-6厘米左右的速度继续生长,这种长势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在青春期,男孩子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10厘米左右,女孩子平均每年增长8厘米左右。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高,做到每1-3个月定期测量,如果孩子的身高生长速度比同龄人慢,一年连4厘米都长不到的话,这就需要引起家长的警惕。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个子长得慢或者个子长不高,一定要引起警惕。男孩一般在13-15岁左右、女孩一般在11-13岁左右,也就是性发展的初期开始进入身高突增高峰,家长们一定要抓好这个生长的黄金期,一旦错过,将很难补救。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矮小症的关键。

  从蛛丝马迹辨识性早熟

  “性早熟是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其特征为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并发育成熟。一般认为,女孩8周岁前,男孩9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者女孩在10周岁以前出现月经都属性早熟。随着营养过剩、环境污染、滥用保健品、情爱影视作品的刺激等等,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性早熟现象。”上海鸿慈儿童医院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专家张博佑解释。“性早熟的危害不可小觑。它不仅容易造成孩子内分泌系统失调,给孩子带来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还可能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身高。所以,家长应从蛛丝马迹中尽早识别性早熟。”家长怎样从日常生活中识别性早熟呢?

  1.月经早“报到”。现在女孩子的月经初潮一般是在11-12岁左右。如果孩子在八九岁之前月经就提早出现,即可判断为早熟。

  2.乳房早“现形”。其实,只要胸口没摸到硬结就不算早熟。

  3.睾丸早发育。一般来说,男孩的睾丸大小在11岁之前跟鹌鹑蛋差不多。

  4.身高太突出。如果孩子的个头在同龄的小朋友中特别突出,甚至比同龄孩子的平均身高高出半个头到一个头,家长可别以为是孩子发育太好而心中窃喜。因为这也可能是孩子性发育提前的一个征兆,最好及早带孩子到医院筛查骨龄。

  5.生长高峰提前到。女孩子在九岁之前、男孩子在十一岁之前,如果突然出现“疯长”的迹象,比如,半年到一年内身高增速比往常每年平均增速高出许多,这表示孩子的生长高峰提前到来,也是早熟的表现之一。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有的天使在降临的时候受了伤。与其他天使比起来,这些受伤的天使容易被人忽略,容易被人遗忘,甚至会遭人唾弃……专家指出,家长应该做个有心人,平时多关注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务必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断。如果孩子被确诊患有疑难病症,应及时治疗刻不容缓。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才能让“下一代”远离伤害。 □芊芊雁

文章关键词: 性早熟 抽动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