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手机上做作业”有助于教不利于学

2014年05月19日 11:41  羊城晚报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这几天,贵阳市民赵女士很纠结。赵女士说,儿子今年初二,一直在一家补习班进行课外补习。最近,补习班推行网络教育,要孩子在手机或是平板电脑上下载学习软件做题。(5月16日《贵阳晚报》)

  网络教学必将成为教育的主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什么事物都有其固有的优点和缺点,网络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纸和笔。且不说电子产品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单从学习的评价效果上来讲,网络作业也有其特有的弊端。

  笔者曾多年从事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以笔者的经验来看,网络作业受技术条件的限制,题型更多的是选择、判断、填空以及文字叙述,复杂的画图、公式的书写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并不适合理科的主观题。

  我们知道,在纸上做计算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过程可见。题目做错,老师可以按照步骤分析,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哪条辅助线画错,很容易就找出症结所在。而这些题目如果通过网上进行,只能削足适履让计算题变成选择题或填空题,学生个性化的错误难以发现。

  而留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做题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网络作业虽然具有评估迅速、可以远程对比等优点,但也具有忽视运算过程、可溯性差等缺 点。这实际上会掩盖学生的问题,提高了效率,但影响了效果。可以说,网络作业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有助于老师的教,但是并不利于学生的学。

  教育和教学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可以很快地对客观题进行评估、统计,其效率远远高于 手工操作。偶尔进行一次客观题的测试,由家长监督通过网络进行,家长可以及时得到反馈,这很正常。但如果所有作业都用手机或电脑来做,并不科学。

  赵女士遇到的困扰,其实正暴露了一些补习班的弊端。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做网络作业,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和物质成本,其实更多的是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在考虑问题,学生的利益放到了第二位。对于这样的补习班,家长们应该谨慎选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