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时累死大学玩死”难成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8日 09:53  科技日报  

  目前,“小时累死,大学玩死”的现象普遍存在。“‘累死’,快乐何在?‘玩死’,何以成才?”

  在谈到我国为何缺乏杰出人才时,李邦河委员用了两个观点鲜明的问句。

  这位在数学领域成绩斐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国家对科学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愿意当科学家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的教育体制应该改革了。”

  3月7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李邦河委员提出了自己的“成才观”——坚决反对“学前教育”“精英教育”的成才模式。他说,“小时累死,大学玩死”现象导致我国的杰出人才越来越少。

  现在“大学以前负担过重,培养杰出人才必须从‘减负’开始。”李邦河认为,人生如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在起步阶段拼力争第一,绝非良策。幼儿园减负,在淘气和玩儿中成长的儿童,才能快乐、勇敢、坚忍不拔地去跑马拉松;唯有减负,充满活力和好奇的中小学生,才有时间去读科普读物、名著、传记等,培养仰望星空、俯看大地的想象力,激发提出和探索自然、社会问题的雄心。这样的学生一旦进入大学(不管是否名牌),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去钻研向往已久的高深学问,就有可能成为杰出人才。

  李邦河委员自创了一首“成才时间律”:玩于学前,立壮志于十五,识真才于三十,知大师于四十。

  针对社会上“考上好大学就是成才”的观点,李邦河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在我招的研究生里,我看不出谁能成为人才;5年后毕业时,我也没办法预测谁能成为人才。”要到30岁以后才能辨别一个人是否是人才。“20岁的人才、30岁的庸才”现象很普遍。“因为人们对20岁不要求有创新、实绩。于是,各类考试、竞赛的优胜者,堪称才子,而真才要有成就,就科研而论,只有离开了最后的老师——博士导师,会自己提出问题、继续创新的方为真才;大师,应该是某一方面公认的国际领军人物,更需历时弥久,数学领域的国际奖项——菲尔茨奖,获奖者大多在35岁以上。”

  在李邦河看来,创新者有两个特征:会提出问题——“要学得透,就要在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要创新,更得会提出问题”;会自学——创新人才的知识十有八九源于自学(包括主动地请教、听演讲等)。否则,离开老师就会止步。”

  “当前中小学生,海量做题,种种培训,与以上两点完全背道而驰。”李邦河指出。

  减负减什么?李邦河认为:减负首先要“把英语请下神坛”。“英文是工具,作文是才华。”——“外交官最需要英语,但他去演讲、交流,谈笑风生的底子在哪里呢?”这位数学家反问道。

  其次,“要与奥赛断绝关系”。在这位数学家的眼里,奥数“害人不浅”——不打好数学的基本功,而是靠刁钻的技巧取得高分。

  要切实减负,还必须着眼于“考什么”。毕竟学生还要跟着高考“指挥棒”走。李邦河建议,变“3+X”为“2+X”——鉴于英语不具备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基础性,应将其在高考中降到与历史同等重要的地位;禁考大纲以外的题——最基础的才是最有用的,无论升学还是平时考试,决不让教学大纲以外的题入卷。(记者 林莉君)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分享到: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