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年培养百万孝子是应试教育翻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 09:12  国际在线  微博

  据《新京报》10月31日报道,10月30日,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中国儿童中心启动。中国伦理学会慈孝专业文化委员会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至6岁的中华小孝子,并倡议天下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有孝心,为孩子做孝道榜样。

  毋庸讳言,时代需要孝的美德。但全社会也应该明白,孝道的培养是不能速成的,“孝子”的称号是不能轻易“颁发”的,孝敬和应试、量化的结果是不能划上等号的。

  有几个概念,普通老百姓或许弄不清它们的关系,但推出“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的中国伦理学会慈孝专业文化委员会想必是清楚的。比如,“孝的知识”和“孝行”之区别;“孝的行为”和“孝子”之不同;“孝的教育”与“孝的检验”之异位。

  试拿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说明,“孝的知识”固然可以教授与学习,但“孝行”却需要长期的践行。4至6岁的孩子,学点初级知识可以,小范围、浅层次展示孝心也不难,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真的会懂得孝敬的深刻内涵吗?这些孩子学得精、做得好,大人们可以感到欣慰,更应该继续引导,但过早给他们贴上“素有孝行”乃至“中华小孝子”的标签,未必草率。

  何必孜孜于“中华小孝子”的名号呢?“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可以推行“孝的教育”、传授“孝的知识”、提倡“孝的行为”,至于该工程的结果,则必须由家长来检验、由社会来检验、由时间来检验。相反,假如“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从一开始就冲着“培养百万4至6岁的中华小孝子”而去,那么在知识的传递上就必然直奔考核的目标,在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上就必然需要尽快符合“认证”的要求,在对社会的交代上就必然以功利为第一考量,这和文化知识上的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这种违背教育规律、以假象呈现成绩的培养方式,对孝文化、孝传统而言,无利而有害。

  就在这几天,刚刚曝出深圳公务员廖天野打父母这一重磅新闻,廖天野在学校学业优秀、在单位彬彬有礼,为何在孝道上犯下大错?这不是因为“孝的知识”的匮乏,而是由于“知行脱节”,其背后则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问题——孝,很容易被名、利、压力、表象所打败而遭摈弃。不解决这类社会问题,社会很容易传递孝的知识,却很难传承孝的文化。

  “百万小孝子”不是5年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中国伦理学会慈孝专业文化委员会没这个能耐。理性地说,我们希望该委员会多做事、踏实做事,但不支持其制订不切实际的目标。也许,该委员会最该做的,并不是把自己当作幼教机构直接去教育孩子们,而是应该去推动社会的大人们、机构们,使孝者完胜不孝者,让社会先形成重视孝道的风气。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