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1日 16:29  新浪育儿  
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教育 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教育

孩子们在学习 孩子们在学习

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上课 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上课

  前言

  婴幼儿早期发展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有效措施;是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的具体步骤;是普及公共服务,克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对西部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专家论证,于2009年9月和2010年4月分别在青海省乐都县和云南省寻甸县启动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目标是实现“新生儿出生健康,婴幼儿营养正常,早期教育基本覆盖”,使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达到一般农村地区的平均水平,偏远贫困山区的幼儿早期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

  项目背景及重要性

  西部贫困地区的婴幼儿营养状况和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远远落后于城市和一般农村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整体婴幼儿营养和健康水平提高很快,营养不良状况大大缓解,学前教育普及率也不断提高,到2010年达到50%。但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婴幼儿营养状况和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远远落后于城市和一般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婴幼儿由于营养缺乏导致的贫血、低体重和生长发育迟缓现象十分严重。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海乐都2岁以下婴幼儿进行的营养基线调查表明,乐都县6-12月龄婴儿贫血率高达58%,大大高于全国一般农村地区(30%)的平均水平。

  幼儿早期教育也严重缺乏。在西部贫困县,5岁以下幼儿基本没有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以青海乐都县为例,2008-2009年全县约有8500名3-5岁幼儿,但只有12所幼儿园,其中6所在县城,6所在农村乡镇地区,总共收纳2800名幼儿,其余5000多名住在偏远山村的幼儿无法接触任何早期启蒙教育。这些贫困山区的幼儿普遍存在自卑、胆怯、交流困难等早期发展滞后问题。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对乐都县2-5岁未上幼儿园的幼儿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显示,乐都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仅相当于城市同龄在园幼儿的40%。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哭闹和焦虑情绪十分明显,而且大多数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只会用方言做简单交流。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09年9月在青海省乐都县启动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目标是使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达到一般农村地区的平均水平,偏远贫困山区的幼儿早期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

  1.孕妇营养补充和“妈妈学校”培训。对孕妇免费提供包含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素片和健康体检。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立“妈妈学校”,对孕妇和婴幼儿母亲进行营养知识培训。

  2.6至24个月婴儿营养干预。对满6个月以上的婴儿免费提供由中国疾控中心陈春明教授研制的以黄豆粉为基础、强化了铁、锌、钙和多种维生素等11种营养素的婴幼儿辅食补充剂--“营养包”,直到婴儿满24个月,并定期对婴儿进行健康体检。

  3.3至5岁幼儿早期教育。在山区设立村级“早教点”,从当地招募受过专门训练或有相关经验的“早教志愿者”,以志愿者“走教”方式,为无法上幼儿园的偏远山村儿童提供方便的早期教育服务。

  4、云南省寻甸县试点项目。在乐都县试点的基础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0年4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继续展开四个试点。

  截止到2011年3月,983名孕妇和1206名2岁以下儿童参与到了营养干预项目中;71个早教点,56名早教志愿者为1481名三到五岁的儿童提供早教教育。项目实施一年后,婴幼儿营养和幼儿的教育状况得到改进。6-24个月婴幼儿贫血率从71.7%下降到52.5%。中度至重度发育迟缓发生率下降25%,特别是重度发育迟缓率下降了45%。

  寻甸县早教试点覆盖率达到89%。调查显示,99.2%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在参与了早教点的学习后有了明显的进步。

  5. 项目进展

  2011年5月23日至6月2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世界银行、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合作,在青海省开展了一次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此次调查的范围包括农村、小城镇及城市地区,重点考察0-6岁幼儿在营养、认知、语言、记忆、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民族、家庭教育、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早期教育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等综合因素影响,旨在评估基金会自2009年9月在乐都县开展“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试点以来的效果及影响;为青海全省推广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提供基线调查数据;为开展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状况的国内、国际比较研究,推动国家儿童早期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一手数据资料。

  经过严格抽样,海东地区乐都、平安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16个乡镇,以及西宁市4个中心城区被抽选调查,共有2500名婴幼儿,200名孕妇参与调查,在3县1市累计访谈调查5245人。至2011年3月,在乐都县的山区15个乡镇,累计已有1714名孕妇、2358名24月龄以下婴幼儿进入项目营养干预试点;98名志愿者在各村的140个“早教点”上,为3128名幼儿提供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3个小时的早期教育服务。

  试点效果

  1.营养干预效果明显,婴幼儿患病率显著降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乐都县开展的孕妇和婴幼儿营养干预试点进行了跟踪评估。从中期评估结果来看,孕妇和婴幼儿营养状况较干预前取得显著改善。营养干预实施3个月后,孕妇贫血率从23.9%下降到13.4%,降低了50%以上;婴儿贫血率降低了1/3,比基线调查时的58%贫血率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营养包”干预对降低患病率效果最明显,经过半年的“营养包”干预,6-8月龄和9-11月龄婴儿的腹泻患病率比基线调查时分别下降了53%和70%,发热患病率分别下降了55%和86%。孕妇补充“营养素片”对改善新生儿出生健康产生了良好效果,项目实施一年后,乐都试点地区新生儿的出生低体重率降低了一半以上,从基线调查时的7.3%降低到3.2%。

  2.合理的婴儿辅食喂养和孕期保健知识得到普及。“妈妈学校”营养知识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乐都试点地区大部分家庭已改变不吃鸡蛋的习惯,在日常膳食中开始重视孕妇、婴幼儿的营养补充。乐都县瞿昙镇朵巴营村藏族婴儿朵花桑在摸底调查时的血红蛋白仅85克/升,属于重度贫血,出生时低体重,从未母乳喂养,按照当地的习惯做法,婴儿刚满月就开始喂泡馍馍,家长从未意识到孩子患有严重贫血。该名婴儿进入项目后,家长坚持喂“营养包”,每天保证孩子吃1个鸡蛋和适量蔬菜。半年后,朵花桑的血红蛋白已提高到143克/升,变得面色红润、聪明活泼。

  3. 早教活动促进幼儿多项能力的综合发展。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对乐都县123名3-5岁幼儿进行了跟踪测试,结果显示,“早教点”开展的以游戏为主的早期教育活动促进了幼儿认知、精细动作、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发展。参加早教点活动的所有年龄组儿童,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的哭闹和焦虑情绪明显下降。在坚持参加早教点活动半年后,幼儿已学会听、说普通话,乐于自我展示,学会绘画,养成了讲卫生和环保的良好习惯。

  4. 幼儿家长反应积极,早教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为家庭带来欢乐。早教活动增进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改善了亲子关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95%以上的家长非常愿意送幼儿参加早教点活动,而且89%的家长参加过早教点活动,71%的家长表示,孩子在家里经常会说早教点的事情或表演学会的儿歌。幼儿家长的育儿观念也发生了积极变化,青海乐都试验效果明显,根据国际经验,它预示着长期的良好效果。从投资收益来看,对学龄前阶段的人力资本投入被证明回报率最高。世界银行的研究还说明,将营养干预和启蒙干预结合在一起,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挑战与愿景

  在青海乐都试验中,平均每名婴幼儿每年营养干预费用为400元左右,早期教育费用为500元左右,这一试验说明,以每名幼儿每年400-600元左右的投入,就可以为他们早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干预方法具有投入少、效率高、可操作的特点,适合中国贫困地区现状,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有效措施, 中央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儿童早期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措施,西部10省市共有2682万0到6岁儿童,其中约1697万生活在农村,以每个农村儿童每年国家投入500元计,共需85亿元,是国家可以承受、而且大受百姓欢迎的民生工程。

  中央多部门关心指导,目前基金会已联合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部教育研究中心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中心,决定进一步做好现有试点,及时评估,总结经验。同时,对青海省及其它西部地区农村儿童长期发展项目的推广普及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在国内试验推广成功的基础上,把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的经验和技术用于对低收入国家援助的一个重要项目,可以收到投入小、社会影响大的效果。还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儿童早期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