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研究主要发现(2)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 16:08  新浪育儿  

  主要发现之四:父母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榜样,从小学到高中,以父母为榜样先降后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人。父母往往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榜样。本次调查发现,25.6%的孩子在3岁时就已经把父母视为榜样,在4-6岁之间,又有43.1%的孩子开始将父母视为榜样,合计起来68.7%的少年儿童在7岁之前就曾将父母视为榜样。在个体生活早期,父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榜样。

  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因孩子的无法选择和模仿天性而带有必然性,也因家庭本身的社会角色而带有一定的持久性。本次调查请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每人提名3个榜样,在10158人次提名中,父母占8.3%,仅次于同学(26.0%)和歌星(9.3%),居第三位。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以父母为榜样的比例有所变化。由图4可以看到,小学阶段以父母为榜样的比例维持在9%左右,但进入初中后迅速下降,初一减少为6.3%,初二最低,仅为5.6%,升入初三后,又开始回升,到了高中阶段,回升到与小学时大致相当的程度。由于进入青少年期后,孩子的自主性开始急速发展,有了更多的自主需求,他们急切地希望能够摆脱父母的影响,因此父母的主导地位常常遭到破坏,榜样形象遇到冲击。而大多数孩子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初中阶段)的冲突之后,能够重新调整与父母的关系,更为理性地认识父母,父母形象也能得到恢复。

图4 各年级少年儿童以父母为榜样的比例(%)图4 各年级少年儿童以父母为榜样的比例(%)

  调查中,68.2%的少年儿童表示观念新的父母更容易成为自己的榜样,其次是尊重孩子的父母(62.0%),第三是信任孩子的父母(46.7%)。 可见,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而不能固步自封;同时还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建立和保持平等的亲子关系。

  主要发现之五:少年儿童的榜样中女性榜样较少

  本次调查发现,无论是男生选择的榜样还是女生选择的榜样,女性榜样所占的比例都大大少于男性。在排名前10位的榜样人物中,无一人为女性;排名最靠前的女性榜样是母亲(72人次),居第13位,其次是女演员杨幂(42人次),居第19位,第三是居里夫人(29人次),居第28位。其他被提名的女性榜样如演员范冰冰(25人次)、演员郑爽(24人次),“超女”李宇春(21人次),娱乐节目主持人谢娜(20人次),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20人次)、作家冰心(15人次),世界冠军郭晶晶(19人次)、运动员邓亚萍(16人次),英雄刘胡兰(16人次)、公安战线模范任长霞(15人次)等,提名人次都不高。这种严重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男性潜在的社会地位优越性。

  少年儿童选择榜样首先受到教材的影响,而性别不平等在教材中普遍存在。教材人物中女性形象较少,且充斥着性别刻板印象。文学作品中同样如此,本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最喜欢的10个艺术形象包括孙悟空、柯南、喜羊羊、鸣人、成龙、哆啦A梦、蒙其·D·路飞、保尔·柯察金、诸葛亮、灰太狼,也没有一个是女性形象。较受女生喜爱的女性形象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美羊羊、小樱、林黛玉等,大多年轻貌美、善良纯洁、顺从忍受,对爱情充满憧憬,等待男人的救赎。这无疑会影响女生自我形象的塑造。

  少年儿童从媒体上得到的女性榜样也远远不够。据统计,2002 年至2011年, 《感动中国》每届评选产生十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以及一到三个特殊贡献群体。十年间推出了111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或群体),女性获奖人物仅有21 位,不足五分之一。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因此,女生很难在教材或媒体中找到同性中的佼佼者作为榜样,男生也难以从女性榜样中学习到丰富的性格品质。性别刻板印象犹如一张巨网,笼罩着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女性榜样的缺失也是理所当然了。

  性别因素在榜样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男生(25.7%)以杰出人物为榜样多于女生(20.7%),女生(37.6%)以师友为榜样多于男生(33.0%),女生(13.0%)以父母家人为榜样也多于男生(9.5%)。榜样选择上的差异,也反映出性别刻板印象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传统上,人们通常把政治、军事、科学、经济等看成是属于男性的领域,无论媒体还是教科书,都在向少年儿童强化这样的观点。

  榜样选择上的性别差异体现了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不同认知与期望。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对男性寄予较高的社会期望,而各类杰出人物中也以男性居多,这在无形中内化为男生的追求。而社会对女性的成就期望要低一些,乖巧听话仍然是女性被赋予的重要特质,因此,女生对身边成人(如师友、家人)的认同高于男生。

  女性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改变人们对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对社会文明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女生的价值观和职业选择更具有直接影响。建议在媒体和教科书中,增加有关女政治家、女科学家、女企业家等女性杰出人物的内容和插图。在实际生活中,还要增加少年儿童与这些女性杰出人物的互动,让他们接触到真实的杰出女性,而不是所谓的“女强人”。

  主要发现之六:孙悟空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艺术形象,日本动漫形象广受欢迎

  当被问及“你最喜爱的艺术形象是谁”时,少年儿童的回答五花八门,共提及国内外影视、动漫、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1597个。其中,孙悟空最受少年儿童欢迎,获提名352次,占提名总人次的22.0%。孙悟空作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形象,其故事被改编成动漫、电影、电视剧广为传播,日本动漫《龙珠》及多部网络小说也将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孙悟空兼具个性、能力与品格,满足了少年儿童对英雄完美浪漫的想象。

  少年儿童最喜欢的艺术形象排在前十位的还有:柯南(出自日本动漫《名侦探柯南》)、喜羊羊(出自国产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鸣人(出自日本动漫(火影忍者))、成龙、哆啦A梦(出自日本动漫《哆啦A梦》)、蒙其·D·路飞(出自日本动漫《海贼王》)、保尔·柯察金、诸葛亮、灰太狼(出自国产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正如孙悟空的形象一样,少年儿童喜欢的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和智慧,它们将少年儿童带进了一个奇妙的、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少年儿童崇拜英雄,是因为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梦想、幻想、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幻想自己化身为英雄,从而给平凡的生活注入激情,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从中汲取成长所需的养分。成龙塑造的多个艺术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因而入选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从喜爱的艺术形象身上学习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敢、善良、自信、正直和责任感。同时他们身上也大多带有一些孩子气的特点,乐观、单纯、天真和偶尔的恶作剧,充满了童趣和童真,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与感受。

  在少年儿童最喜爱的10个艺术形象中,有6个出自动漫作品, 其中柯南、鸣人、哆啦A梦和路飞出自日本动漫,国产动漫影响较大的仅有《喜羊羊与灰太狼》一部,日本动漫在少年儿童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日本动漫的兴盛得益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扶持,从1995年开始,日本政府已经将文化产业视为国家战略,并实施《21世纪文化立国方略》,有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动漫在当今少年儿童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少年儿童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力量。我国应当重视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增强中华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少年儿童创作更多、更优质的动漫精品。同时,还要巧妙地运用动漫、影视、明星等时尚元素,强化中国文化的渗透力,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合理引导和教育。

  主要发现之七:偶像的首要功能是娱乐,榜样的首要功能是激励

  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是少年儿童当中的普遍现象,少年儿童为何需要偶像和榜样?偶像和榜样带给他们的是什么呢?调查发现,偶像的首要功能是娱乐,榜样的首要功能是激励。调查中,82.2%的少年儿童认为“偶像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多娱乐”;91.7%的少年儿童表示“常用榜样来激励自己”。

  其次,偶像和榜样都具有学习功能。九成(90.5%)少年儿童同意“偶像在某些方面也是学习的榜样”;78.1%“从偶像那里,我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89.4%认为“从榜样那里,我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

  第三,某些榜样也具有了娱乐功能,偶像也可能有激励功能。63.3%认为“榜样使我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多娱乐”;76.0%“常用偶像来激励自己”。

  第四,偶像和榜样都为少年儿童探索未来提供参照。43.3%“向往像偶像那样生活”;44.0%“向往像榜样那样生活”;32.3%表示“偶像影响了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35.3%同意“榜样影响了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

  第五,一些偶像和榜样成为情感寄托。28.6%认为“偶像是自己的情感寄托”,33.6%认为“榜样是自己的情感寄托”。

  可见,偶像和榜样在少年儿童心目中既有明显的划分,其功能又有相似之处。偶像更具理想性和幻想性的特征,凸显外在吸引力,而榜样更具现实性和精神内涵,彰显内在渗透力。因此,少年儿童在选择偶像时最看重其才华横溢(50.7%)和形象好(42.6%),而选择榜样时最看重其学识渊博(50.4%)和奋斗精神(47.2%)。

  偶像与榜样的最大差别是,榜样是社会或他人向个体提供,号召人们去学习、效仿的人格形象,而偶像是个体自主选择、自主认同的人格形象。本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选择榜样首先受到教材影响(48.0%),其次是老师(29.0%)。而少年儿童的偶像选择主要受到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影响(57.3%)。

  但是,偶像和榜样伴随少年儿童的成长,都是塑造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偶像和榜样不是截然分明的,也不是相互对立的,一些人既是少年儿童自主选择的偶像,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建议构建多元化的榜样教育模式,促进偶像和榜样的融合,使偶像榜样化,榜样偶像化,引导少年儿童以人物特质为核心、而非以人物本身为核心向榜样、偶像学习,推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榜样教育机制互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