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学名家辛意云专访:台湾大陆教育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4日 14:45  新浪育儿  
专访台湾国学名字辛意云教授 专访台湾国学名字辛意云教授

台湾大陆教育现状比较 台湾大陆教育现状比较

我了解的母亲 我了解的母亲

  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是由亲近母语创办,在大陆和华语地区最有影响的儿童阅读论坛。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一千多名校长和老师与会,被称为“点灯人的聚会”。第八届论坛于2012年3月23-25日在杭州举行,主题为“儿童与哲学”。在本次研讨会上,我们对台湾国学名家、台湾艺大教授辛意云进行了采访。

视频:台湾国学名学名家辛意云专访媒体来源:新浪育儿

  主持人:台湾教师和大陆教师相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辛意云:大陆本身在某些对学生的要求上在知识的要求上,严格讲来,比起台湾的学校里的学生们来说是更严格的。台湾今天因为在走着一个不断自我调整和改革的路上,不一定好,我说的改革不一定好的路上。学生们开始有比较大的自主性。学校老师只要你肯投身到教育里去,那么他们本身也努力地去弥补政府教育改革做不到,以及不足的部分。在这点当中,我看台湾部分是有它很蓬勃的发展。

  但是我来参加类似这样教育活动,我发觉参与的老师们,对教育的热情基本上在台湾没有看到,每次是让我感动的。

  主持人:我们这里的老师更热情。

  辛意云:更热情,更投入地思考,我要怎么样教这个孩子,或者我的教学可以有更好的可能性,还有反省整个社会教育问题,而且非常根本。在台湾,像蔡朝阳老师,那样全面思考,全面批判,几乎不太有这种声音。

  主持人:是不是没有全面批判的声音,是因为它也没到全面批判的程度呢?

  辛意云:你这么问的话我不敢说不是,因为我确实没有思考到这个部分。可是有一点,蔡老师的批判的背后,当然有他独特的看法,可是他有相当的哲学性依据。同时他也很配合某些教育理念。在针对现实世界里的一些普遍现象。可是在台湾来讲,老师们在哲学性上的追求跟兴趣不大,他们偏重在某一种课程的补充。

  主持人:具体的操作。

  辛意云:具体的操作,在这些问题上。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不同的地方所带给有关教育的思考,就呈现了不同的状态。我自己个人是觉得我们如果那里的老师有这种追溯到底的根本,去思考的人多,或许台湾的教育今天会更好了。

  主持人:过多感性是否会影响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一般人一定都是感性,因为那是他认知这个世界最直接的方式。这是第一。第二个,如果一切都是感性的,像我们现在在台北有一所很好的学校,向来在高中联考也都名列前茅。现在突然下滑到10名的后面了,原来在前面,现在突然掉到一半去了。大家就检讨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这么好的学校怎么会掉成这样。各学校的老师们之间,我是听老师们说,因为这个学校几乎都是女老师,非常感性。整个上课风花雪夜,简直是感性极了。逼孩子们的时候,鼓励孩子们用功的时候,也是你一定要考上大学,你一定要怎么,这是你的人生价值。也是感性的。时间久了,在今天新的状态底下,孩子们都统统没有办法都理性地去学习数学、物理这类东西。没有办法有逻辑地去学习,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分数一下子下滑,这的确是要考虑的问题。他们整个学校男老师很少,几乎都是女老师,不是对女老师不尊重,而是他们真的是充满了感性,充满了爱,充满了那个。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也不是纯然的理性才能提升,如果老师们在能培养老师们的学校,让老师们能看见,即使是男女混合的学校,女老师能够意识到他所要呈现出去的其实是感性的开展,让人懂得情感,让人懂得爱,让人懂得某种想象,让人深入到文学的某一种领域里去。可是也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偏向,了解到一个孩子的成长到了这个年龄,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他们需要一些理性的思维,而这个理性的思维重点不必一定放在理性上,而是放在认识自己的感性上。这个认识自己的感性就是一个理性的成长。跟西方的感性、理性是决然的划分。站在中国是情性的开展,情性的开展就是感性和理性同时进行,而理性是对感性的理解,有了理性的理解,感性才能真正地展现。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后,感性真正地展现,在感性的动力之中,理性会往前提升。所以理性看得多深,感性可能就开展得更大。

  那是在教师的培育中,要让老师们看见。现在如果没有这一种教育,老师们看不见,就会陷入到混乱里面。男老师其实有的时候也没有办法真正展现理性。

  主持人:与您母亲那个时代相比,我们的生活追求失去了什么?

  我想我们失去了对于真正生活的认识,尤其在知识界。其实人是很复杂的,人所构成的生活,人生,其实也至少分了三层。一个是生存性,一个是生活性,一个是生命理想性的。我们现在在西方当代主义,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原来是2500年前古希腊哲学认为什么是人,人必须有理性,切除一切非理性的部分。不是有理性,就几乎谈不上是人,以至于西方到今天,后来宗教进入以后,上帝的规范让人也要合乎。可是到了18世纪、19世纪以后,以至于到现在,西方对于这些教会,这些理性所带来的反抗,尤其在科学、生物学的认知当中,我们就认为人就是生物,生物一切的放任,其实是让我们在生存线上,一切放任自己。实际上是失去了我们力量,学习自身力量的机会。以至于生活中的表现就混乱了。

  我只记得我母亲认为生活是该有规矩的,该有基本的秩序,所有东西安排得都很好。我记得我们兵荒马乱到了台湾,他们把我们安置在所谓的树神(音)里,大家都在问,下一顿饭在哪里?我母亲好像都没有想这件事,就从许多杂物的竹篮子里拿出一个花瓶,放到发下来的餐桌上,又抽出了一幅画挂上来,自己在那边看。我走过去,他就说看看,人生不能一日无字画。然后就说走走,我们去看看街上到底怎么回事,这个城市,这是我们将来居住的城市,走走,我们去看看我们居住的一这个城市。她随时在有这个游戏性。她是很奇特。大家不问我我母亲的话,我就会放过去。问的时候,她真的是蛮期待,真可惜一切都被我问过了。所以她是要求生活的秩序,然后她告诉我,你现在不喜欢规矩,可是你将来会懂得,人生的基本规矩会支持你活下去的理由。所以她说人活得开心要有生命性的理想,所以她会说父亲的理想到现在让我心醉。

  主持人:对父辈的教育方式,我们该如何看待?

  基本上我能理解其实爸爸是呈强势的,非常强势,而他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他是全力以赴让自己站出来,让她的孩子站出来。他的经验让他充满了在这方面的自信,这个我能理解。我看到虫虫爸爸,我很感动的是就是看到你们这代孩子,全面检讨,我本来是说我看到一个全面自我检讨的一代青年,我就觉得中国人的智慧就在这里,不断重新反省什么是最好的,虽然一时不见得找得到,可是非常清楚地要去寻找什么是最好的路,人生的路,所以我能包容,但是能包容的原因是我了解一个时代的过程,我也看到年轻这代的成就,因为你们重新思考一条人生的理想该怎么走下去,该怎么把它打开来。那我觉得是很棒的研讨会。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