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就小俊(化名)井下坠亡一事的赔偿问题,小俊家属初步拟订了方案,索赔120万元,但与建材城施工方的律师协商后,对方表示无法接受。昨晚,双方经过两次商谈,还是无果而终。据了解,今天开始,将由双方的委托律师出面协商赔偿。
事发多日后,小俊仍未被成功打捞。面对这场失败的救援,家属和公众都有颇多疑问。昨天,参与救援的北京民众安全应急救援研究所队长杨艳武接受本 报采访,坦言外界质疑从未影响救援行动,每个队员都冷静地各尽其职,都像对待有生命的坠井者一样,希望把孩子遗体完好无损地打捞上来。
■救援困难
“井下情况复杂,我们也不希望损坏孩子的遗体,这都增加了救援难度。”
京华时报:这么多天仍未成功,这次救援为何如此困难?
杨艳武:井下情况复杂,井内太过狭窄,致作业面积不够,救援困难,所以打捞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事发井深100米,井内水深60米,井管直径仅42厘米。井内还有一根连接井底水泵、通往井口的抽水管,直径最宽处约12厘米。同时,抽水管为 分节连接,每个连接处有直径15厘米的法兰盘,井壁与抽水管也并非完全垂直,管上缠绕着一条直径约2厘米的电缆,导致有的地方,井壁与抽水管间距只有10 多厘米。即使救援设备探到井下,也很难灵活转动。
14日中午,我们通过可视探测器,在井深约42米、水下1.8米的位置发现孩子已经发白的脚。北京市地下水的温度保持在9摄氏度左右,虽然该井下水温未测,但可初步断定孩子已经死亡。
无论家长还是我们救援人员,都不希望损坏孩子的遗体。这一切,都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京华时报:接到任务后如何开展工作的?面对困难,曾做过哪些尝试?
杨艳武:13日晚间,孩子发生意外的几小时后,我们接到区应急办和区地震局的通知,队里派出7人小组赶赴现场。14日凌晨1点左右到达现场时,事发井口的东侧,一辆挖掘机正在挖坑。消防和区信息办的工作人员正将手电与DV绑在一起,准备送入井下。
事发至今,挖掘机、重型吊车、各种探测仪、水下摄像机和各式绳索等,每种便于井下救援的设备都已试过。国内专业的救援机构和民间救援队,与美国、日本等国的救援专家,也都参与其中,通过电话、面谈等形式,反复论证可行的救援方案。
■回应质疑
“实施救援,是我们在现场的首要和唯一工作,所有人也都尽了最大的努力。”
京华时报:这几天,救援方案屡试屡败。现场常有家属认为进度慢,要求救援行动加速。面对他们的指责和质疑,您如何解释?
杨艳武:对,质疑的声音一直有,无论前期还是现在,有的认为我们的方案不合理,有的认为有人提供了更好的方案我们却不执行。但无论外界怎样评论,实施救援,是我们在现场的首要和唯一工作,所有人也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不会因为别人的怀疑,改变我们的想法和做法。
有时候,家属们走到井边,着急地询问进度,我们未予解释,我们是想在具体行动中,投入所有的精力和人力。
他们因为心情激动,说出的一些言语和指责可能让人听着不舒服,但我们对这点真的无所谓。只有成功地施救或打捞,才是现场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
京华时报:在试图逐节拉出抽水管时,两次发生断裂,致孩子受水波震荡,从水下1.8米,坠到水下40米外。你们怎么对待这一变故?
杨艳武:作为专业的救援人员,保持冷静地工作,是首要要求。自14日中午确认孩子死亡,并通知家属得到他们的认可,现场所有人就都接受了这一事 实。在以往的救援行动中,看到被救者由生转死,部分新队员会有情绪波动,需要调节。但这次现场派出的都是有多次经验的老队员,不把自己的心情、感情带入工 作,保持冷静、理性,是进行所有行动的规范要求。
京华时报:现场一度有家属流露出绝望的神情,你们是否就此放弃救援?
杨艳武:除非家属提出要求停止打捞,否则我们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救援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行动,涉及水利、地质、结构学、材料学、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等,并非某一个人擅长某一方面即可。我们每一次制订方案都有各方参与,共同商定,从没有人流露过放弃的意思。
举个例子,近两天,现场指挥部曾邀请两组专门打捞井内固体的老师傅,其中一位老师傅的井下打捞经验已有30年,他推测,该井内的水泵要么是在井下被卡死,要么是被泥沙压住。两次拉拔抽水管均失败,他也表示不可思议,说“这种情况在他从业的30年里从未见过”。
这种情况下,北京水科院、勘探院和石油勘探专门捞钻机的专家,也都表示无能为力。
即便如此,现场救援人员、指挥员和政府工作人员,仍尽最大的努力想办法。像对待有生命的坠井者一样,把孩子遗体完好无损地打捞上来,是每个人的信念。
■后续工作
“征集方案仍在进行,虽然99%的都没有帮助,但我们仍在等那1%的出现。”
京华时报:16日晚至今,对于是否实施最后一个方案,家属们尚未表态。是不是可以暂时休息了?
杨艳武:在14日和15日,我们的现场队员最多达到29人,分第一梯队和备用队员。为防第一梯队疲劳,有些大型工作可调用备用队员,保证救援动作与环节不间断。
目前,现场没有了实质性的打捞工作,留有部分值班人员,以便家属表态后,可以立即投入工作。5天的持续救援行动中,队员们只睡了6个小时,所以现在安排队员开始轮休,但也能保证有任务时,在1小时内到场。
用于最后方案的内置切割装置等,所有准备已经就绪,只要家属同意,即可在十几分钟内立即开始。
京华时报:自前天开始,现场指挥部开设了场外征集打捞方案的热线电话。效果如何?
杨艳武:目前收到的建议中,对于此次打捞工作,99%的方法都没有帮助,但我们仍在持续征集,就是在等那1%的出现。
但每个方案的提出,都是出于慎重考虑,有它值得认同的地方。我们也在登记、整理和分析收到的每个方案与建议,希望能为以后的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毕竟,每个现场都其独特性,在此事件中不合适,不能否认它可能适用于其他现场。
■人物
杨艳武
北京民众安全应急救援研究所队长。是拥有大小上百次救援经验的专业救援专家、资深户外专家。从2003年至今,参与民间的户外救援与灾害救援活动。
“汶川地震”期间,曾与团队一同搜救出二十多条生命。在成都期间,曾被志愿者推举为民间志愿者物资转运总指挥,负责物资转运工作,成功转运数千万元的物资到汶川、绵阳、绵竹等重灾区深山里。“云南盈江地震”期间,曾与团队成员救出十多条生命。
13日晚,此次意外发生几小时后,杨艳武接到朝阳区应急办和区地震局的通知,带领7人小组赶赴现场施救。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佘韵卿 怀若谷 苗飞飞实习记者陈俊宇本版摄影本报记者徐晓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