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双独放弃二胎:申请手续繁琐

2013年04月09日08:53  半月谈 微博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难题,双独家庭生二胎政策近年不断放宽。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丁克一族”、“独二代”依然是不少80后双独家庭的选 择。究其原因,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成本激增是生二胎面临的“不能承受之重”;生育观念的开放、对民生保障信心不足,让不少人选择少生或不生。

  二胎不是你想要就能要

  双独家庭是指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这些家庭可生育二胎政策的适度调整,主要是受到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失、性别比例失衡等多方面影响所致。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双独家庭有生二胎意愿的,主要理由包括“孩子可以相互照顾,不再孤独成长”;“减轻将来的养老负担”;“防止失独家庭的悲剧”等等,还有不少是出于老人的意愿。有些父母甚至向儿女表态“你们只管生,我们负责养”。

  而不想生二胎的双独家庭,却各有各的考虑。首要因素就是经济条件的制约。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双独家庭难以承受抚养两个孩子。很多80后的小夫妻,基本是月光族,甚至是啃老族,没办法在生儿育女上有多余的开销和精力。

  新上海人小阮在一家民企做会计。在2010年第一个孩子降生前,她有生二胎的想法。然而,这个念头却在一次次深夜爬起、一笔笔日常账单的育儿生 活中消失殆尽。夫妻年收入12万元左右,在上海不算高。儿子每月在奶粉、尿布、食物上的开销稳定在3500元左右。再算上自己的房租、生活和日常交际支 出,日子过得相当吃紧。

  上海市社科院近年对沪数百对80后父母做过有关“养育一个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的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从5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家庭,用在孩子身上的必要开支占月收入的比重均达到40%左右。而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22岁的成本已近百万元,比10年前翻了一倍。

  “从前多个孩子无非就是多双筷子,衣服也是‘老大穿完老二穿’。”上海市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说:“如今在上海等大城市,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

  其次,许多80后独生子女的人生观和生育观念较老一辈有所不同。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的思想逐渐淡化,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二胎的选择。

  “现在我和丈夫工作之余,还能出去旅游,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以两人的收入,维持小康足够。如果生两个孩子,势必要拉低我们的生活品质。”上海市徐汇区的陈皓女士说,35岁前暂时不打算要孩子,更别说生二胎了,想趁年轻多积累一些人生“资本”。

  近年来不断曝光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社会问题,让不少年轻父母对下一代的命运抱有消极的态度。初为人父的王旭军坦言:“要给就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存成长环境,如果不能给,坚决不生第二胎!”

  此外,繁琐的申请手续,让不少家庭打消了本就不坚定的念头。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生二胎涉及多项审批,单是需盖章的就有近十项。办理准生流程堪比办理落户手续:需提供身份证、结婚证、夫妻双方的独生子女证,提供生育情况证明,夫妻双方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等。

  二胎政策遭遇生育意愿下降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号召下,我国产生了独生子女这一社会群体。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子化”问题比较严重。0~14岁人口占总数的16.60%(15%以下为超少子化), 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下降了6.29个百分点。我国目前的生育率在世界上属于比较低的范畴。发展中国家现实代际均衡的生育率为2.3胎,而中国目前总和 生育率仅为1.18胎左右(其中城市为0.88胎)。

  生育率下降的背后还有生育意愿的下降。上海社科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新出生户籍人口中92%以上为第一胎生育,城区二胎出生率仅为7.08%;而远郊的松江、青浦、奉贤三地二胎出生率仅为8.63%、10.45%和9.60%。

  除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效应,我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诸多变化,让不少年轻家庭不再那么想要孩子。周海旺表示,造成郊区和农村二胎生育率也不高的 原因,一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提高较快,和城市的心理距离正在拉近;二是大量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生活,生育观念受到一定影响; 三是农村地区居民消费价格也上涨不少,且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些因素都给郊区和农民生活带来不小压力,影响了其生育意愿。

  事实上,双独家庭二胎政策的普遍放开,意味着国家对于未来人口结构与社会压力已有谨慎的把握。但如果社会生育意愿持续下降,则意味着这一政策并未实现适当鼓励生育的预期效果,人口老龄化加剧将成为隐忧。

  从人口结构上来说,大多数只生一胎的双独家庭中,年轻夫妻需要赡养4位老人和一个小孩。这种“4—2—1”式的核心家庭结构本身就存在风险,自 我养老能力受到普遍质疑。部分人口和社会学专家认为,适当鼓励和方便双独家庭生育二胎,可以缓解社会的养老压力,扩大内需,使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生与不生靠“政策”更靠“安全感”

  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舒心认为,8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物质相对富足,精神上比较关注自我,步入社会后遭遇激烈竞争压力,内心 的安全感下降、焦虑感上升。“这种群体心态和感受,使他们从‘成家立业’转向‘立业成家’,许多年轻家庭倾向于有房有车、生活无忧之后才会想要孩子。”

  因此,为80后父母减压,才能让他们走出生育纠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出,政府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这一说法被许多专家视为化解当前生育与人口结构问题的长效解决方案。

  “政府要着力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才能实现二胎政策的鼓励效应。”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指出,要改变我国人口结构日益显现的倒金字塔趋势,从宏观上还需要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民众自由流动权利的实现。

  “现阶段的重点是完善计生政策的衔接。”周海旺说:“双独家庭生二胎,原有的独生子女优惠政策就不能再享受了,这显然不能起到鼓励效应。考虑到双独家庭生二胎的现实经济压力,政府可适当给予其二胎补贴。”

  “孩子有个伴,对其身心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好处。”舒心建议,年轻父母在考虑是否生二胎时,还应将自身经济情况与孩子的成长综合起来考量,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理性看待二胎在孩子未来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半月谈内部版》记者 俞菀 吴振东)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