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洋奶粉乱象:贴牌洋奶粉缺监管

2013年05月31日08:41  新民周刊

  这位工作人员还透露,现在有三种方式申请洋奶粉品牌。第一种,直接以中国公司的名义申请新西兰商标,但产地不能写新西兰;第二种,在新西兰成立 一个公司,以这个公司的名义申请商标,产品就是源自新西兰,新西兰品牌;第三种方式就是在当地建工厂,在当地生产,这种方式成本太高,很少有人愿意选择。 申请这样的奶粉品牌,不需要任何资质,只要给一张加盖了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就可以了,完全没有门槛。

  这些完全是国内生产、国内灌装的产品,贴上在国外注册的商标,获得来自荷兰或者新西兰金字标牌的保障,身价倍增,销售火爆,却带来很大的质量和安全风险,号称荷兰奶粉的美素丽儿掺假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年国内相关部门查处的不合格乳品有566吨,以每罐900克计算,有超过62万罐的不合格洋奶粉,如果这些奶粉流入市场,将有多少的孩子受到伤害?如何保证孩子们喝上一口放心奶,这个问题刻不容缓。

  洋品牌≠洋奶粉

  业内人士还透露,大型的中国奶制品企业也会找一些大的第三方加工厂贴牌代工,比如新西兰善腾、瑞士赫尔达夫、澳大利亚塔图拉等公司,而黑心的商 家,则一般在国外设立一个空壳公司,或者拉一个当地奶制品企业合作,然后对外宣称品牌授权或干脆杜撰然后自编自导品牌故事,再购买大包粉(也称为工业基 粉,用于食品厂做蛋糕等,一袋一袋如同面粉包装一样,在阿里巴巴就可以看到很多)进口到中国,然后在保税区里再按照配方搭配其他元素灌装后报关进口,因为 这样成本最低,但最大的问题是保税区里的小车间几乎不存在无菌车间和密封生产的条件,所以,很多所谓原装进口洋奶粉吃出虫子或异物的顾客投诉以及新闻时常 会出现在媒体上。

  现在,不少企业为了漂白自己的贴牌洋奶粉身世,又玩出了新花样——在国外投资参股或控股或者干脆新建一个奶制品加工场,然后再编造百年品牌的故 事,但产品全部销往中国市场,其成本不超过人民币100元一罐。这类奶粉里,除了伊利、光明、雅士利、圣元等,还有所谓的法国合生元。

  法国合生元2010年被315网站曝光后败诉,并被法院裁定只可使用“BIOSTIME合生元”商标,不可使用“BIOSTIME法国合生 元”。 法国合生元后痛定思痛,斥资数千万欧元在法国控股一家以生产黄油为主的奶制品公司生产奶粉并全部销往中国市场,把自己身份漂白。

  中国市场知名品牌澳优乳业,控股荷兰一家奶粉加工厂,推出一个从未在荷兰本地市场上有销售的所谓“百年品牌”婴儿奶粉牛奶客,即以前的纽莱可,并斥资3000万欧元,在荷兰建立了一座奶粉工厂,预计2014年将投产。

  还有更聪明的如Hollander(国内商品名叫荷兰朵),在荷兰联系了一家网店进行销售,全荷兰只有一家在卖,这种手法,重要在于可以证明这 个奶粉是在荷兰本地有销售的,至于能卖出去几罐则完全没关系,因为它可以正大光明地对外宣传,这个奶粉就是国外孩子吃的,现在漂洋过海来给幸运的国内宝宝 们吃。在这些控股或投资国外的案例里,出钱的中国老板都既“牛皮”又“谦虚”,“牛皮”是指在所有的宣传里,被兼并或控股的一间普通国外公司都成了百年历 史的某某集团,而“谦虚”,则是出钱投资的中国企业全都藏在幕后,有些甚至连控股方的大名都深藏起来,不查询工商注册资料,连本地人都无从知道。

  施恩奶粉事件曝光之后,当地质检部门回应,他们很难判定奶粉是否完全是进口奶源,只能检测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 当地工商部门则表示,他们只对产品的具体广告进行监管,而没有义务对产品标注的100%原装进口进行核实与检查。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又没有相 关职责,贴牌洋奶粉在中国畅行无阻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事实上,所有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中国的洋奶粉,在从始发地抵达口岸报关时都必须如实注明包装规格,是大包粉(原料)或者是罐装(加贴中文标签 后可直接销售的产品)。要知道,这其中有天壤之别,再优质的原产奶粉,大袋包装后再经过高温潮湿的海运运进保税区,在连密封条件都达不到的小车间里灌装, 其品质也要大打折扣。但中国海关在统计数据里,统统以一个简单的数量词“吨”一笔带过,而所有的真假洋奶粉,在销售时展示给顾客的报关文件里,也是只有从 保税区发运时的报关单,原始报关单一份也没有,或者以商业机密为由涂抹掉最关键的数据,从而为这些假冒的洋奶粉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提供了大玩文字游戏的广阔 空间。

  让奶爸、奶妈们稍微安心的是,今后,质量参差不齐、利用各种名堂蒙混过关的洋奶粉,进入中国的门槛将提高。新版《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中提出,进口乳品标签上标注获得国外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应提供经外交途径确认的有关证明文件。另外,质检总局还将对国外乳品 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进口商和经销商实施备案,对进出口乳品实行安全风险评估,只有检验检疫合格,方可入境。其中首次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和地区需向质 检总局递交相关资料并提供相应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项目的检测报告,若检验检疫不合格,将责令进口商在3个月内销毁,或由进口商办理退运手续。

  链接:

  面对新西兰、荷兰以及德国、美国等地市场里日益严重的奶粉供应紧张以及本地超市商店里日益严格的限购措施,很多中国的父母表示奇怪,既然有这么大的销量,为什么荷兰、德国等国家的奶粉加工厂不开足马力使劲儿生产呢?

  记者采访时,荷兰一家电商网站CEO史唯平提供的欧盟委员会的资料表明,荷兰、德国等奶业发达国家都属于欧盟,除自身产能限制外,还面临欧盟的 牛奶产量配额限制。2012年10月,欧盟委员会对荷兰和其他5个欧盟成员国处以高额罚款,理由是这些国家生产的牛奶超出了牛奶生产配额。荷兰获得的罚单 金额达1700万欧元。除了荷兰,德国、奥地利、爱尔兰、塞浦路斯和卢森堡也被罚了款。罚款总金额达7900万欧元。

  欧盟委员会认为,上述6个国家的农场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生产的牛奶超过了生产配额限度,即28.3万吨。

  欧盟对于成员国牛奶产量限制配额的背景源于欧盟各成员国牛奶产量极不平衡,27个成员国中的10个牛奶产量远远低于配额标准。但荷兰、德国等国家却产能过剩。

  为确保欧盟各成员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均衡,欧盟委员会对牛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都规定了各国的最高生产配额,通过限制农产品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根据目前计划,欧盟牛奶生产配额从今年起将每年提高1%,直至2015年3月31日完全取消。

  婴儿食用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年龄段在0-3岁,以在网上能够查到的数据而言,这个阶段的婴儿在中国大概有7000多万,每年还有新生婴儿1600 万-1800万,其中0-6个月母乳喂养的仅有不到67%,保守估计,至少50%以上的中国婴儿要依靠奶粉成长,简单换算一下,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 4000万以上的婴儿需要购买奶粉,而按照每个婴儿每月通常2-3公斤奶粉的食量计算,全中国婴儿一年要消耗奶粉100万吨以上。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按照欧盟委员会在2012年披露的欧盟牛奶产量,即便全欧洲的奶牛24小时不停地产奶再全部做成奶粉也无法供应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更何况欧洲本身生产的牛奶大部分都会做成鲜奶或酸奶、黄油、奶酪等奶制品供应本地市场。

  欧洲的不够,还有新西兰。行业内数据显示,我国进口奶粉中,近八成来自新西兰。今年1月28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我国进口企业已进口新西兰固 状和浓缩非固状乳及奶油(以奶粉为主)75367.401吨,超过了2013年71060.895吨的特保措施触发标准,因此自1月29日起,将对上述农 产品按最惠国税率征收进口关税。

  据海关总署相关公告,自我国2009年对新西兰进口的乳制品实施特保措施以来,我国进口新西兰奶粉触发该进口标准的日期越来越提前。今年固状和浓缩非固状乳及奶油类的进口达到特保措施触发标准,则提前到了1月末。

  另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数据,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量为14万吨,2009年激增到31万吨,同比增长121%;2010年增长至48万吨,增长55%;2011年则达到98万吨高位;去年1~8月,我国已进口乳制品超80万吨,同比增长28.4%。

  天猫直供洋奶粉谜团重重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