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在家上学没学籍家长面对出路难题

2013年10月24日08:49  东方今报 微博
和妈妈在家的时光,辛乐天是快乐的,开心学习是辛乐天的父母所倡导的在家学习的重要原则之一。 和妈妈在家的时光,辛乐天是快乐的,开心学习是辛乐天的父母所倡导的在家学习的重要原则之一。
辛乐天在家学习时的状态。 辛乐天在家学习时的状态。

  在家上学没学籍 以后怎么办

  

  因材施教的优势显而易见 出路在哪儿又是家长必须面对的难题

  逃离“批量生产”,选择“在家上学”,如今,随着家长们对中小学教育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

  在中国,最著名的例子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家培养儿子郑亚旗。 在家上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这种模式能走多远?

  【数据】在家上学,男孩占六成

  河南在家上学的孩子有多少?21世纪教育研究院8月底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2)》显示,河南在家上学的孩子约190人,在全国排第7位。

  而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62.30%,多于女孩。大多数孩子4~10岁(60.42%),6岁的孩子最多,17岁的孩子最少。

  为什么不去上学?报告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原因依次是 “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进度过慢”,“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孩子厌倦学校生活”。

  【现状】

  家长自建联盟拥护在家上学

  记者注意到,“在家上学”有不少志同道合者,有家长已自发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目前已经有南京、上海、北京、广东、成都等十几个联盟部落。家长们除了在上面发帖交流外,每个群体还有自己专门的QQ群,交流心得。

  记者申请加入了其中的“郑州在家上学交流群”,目前,该群有近400名成员。记者观察,发现群内的聊天内容大都是分享一些有关教育孩子的网站或视频,而且,大多数成员对“在家上学”持观望态度,真正能够理性提出到底该如何在家教育孩子的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家长是极少数。

  据群内一名知情人透露,因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家上学”是零门槛,认为只要家长真心爱孩子,肯定会给孩子最好的东西,至于能走到哪一步,就“边走边看”。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家长尝试着让孩子在家上学,但后来,发现走着走着“没路了”,就只好放弃。

  “有几个在家上学的孩子已经回到普通小学就读了。”该知情人透露。

  【无奈】

  在家上学背后传递出教育痛感

  据了解,在家上学在几年前还属于“童话式”的孤例,然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在家上学的例子见诸报端。

  “在家上学的背后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奈。”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咨询师王海勇认为,在家上学培养的不再是传统的教育产品,是教育多元化的体现,既可以关注到孩子的个性与兴趣点,也能真正因材施教。

  “我们应该从在家上学的无奈选择中看到当前教育已带着一种强大的痛感。”王海勇表示,这其实也是一种与应试教育体制的博弈。

  【顾虑】

  在家上学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

  尽管很多人都曾想尝试,但考虑到孩子“在家上学”的合法性问题,只能作罢。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写明:凡具有中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但对于家庭教育,我国并没有立法。

  “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证适龄儿童享有教育权。”河南豫和律师事务所李瑞丽律师表示,在家上学要分两种情况,如果家长是自己教或聘请老师教学,这也保证了孩子享受到教育,不违法,但如果家长把孩子放在家里不闻不管,也不传授相应的知识,那就属于违法。

  另外,家长们对“在家上学”持观望态度的最大原因还在于,小学没有学籍,怎么升初中?辛磊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孩子上小学时,他也是按时给孩子报了名,办理了学籍,让孩子在家是请了长假。

  李瑞丽表示,义务教育是孩子必须享有的,小学升初中是建立在孩子具备了初中水平的基础上。但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又不允许考试,家长怎么能证明孩子已经达到了初中水平?这也是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

  【展望】

  在家上学的路能走多远?

  据了解,“在家上学”从出现的那天开始就备受争议,有专家曾表示,教育不仅仅是个性化的问题,还有社会化的问题,单一的人际,很难让孩子有健康、全面的个性发展。还有专家表示,读书再优秀,不能代表一切。

  “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优越。”河南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捷认为,不可否认,现在的学校教育的确存在着一些弊端,尤其是学校不能真正因材施教,而家庭教育能因材施教,但不能因此就断定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好。

  他举例说,学校是专门设置的教育场所,一切都有教育意义。其次,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能从身体、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培养学生, 让学生综合发展。再者,学校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班级的竞争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另外,学校教育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抗打击力、心理承受力等。

  “在家教育不能只看到学到知识的多少,还要看其他方面与学校教育相比是否有所缺失。”杨捷表示,家庭教育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但永远不能替代学校教育。虽然在家上学成功的案例很多,但成本比较高。“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是郑渊洁,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郑亚旗。”

  他山之石

  美国“在家上学”者可随时回学校

  美国在家上学的孩子人数,约占中小学生总数的2%。在美国马萨诸塞等州,学生在家上学需要得到政府审批,在“全时在家上学”系统中注册后,父母 可以免费领到教材。家长们会定期组织活动、聚会、交流和讨论,一旦感觉教不下去,孩子可以随时回到学校。因此,“在家上学”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成为另一 种教育模式选择。 □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文 首席记者 刘栋杰/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