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昨天分组审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草案),多名委员提出,“单独两孩”政策启动后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个生育高峰,各地制定落地政策当充分调研,控制风险。
□分析短期或出现生育高峰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广源提到,计生政策调整后,可能会出现抢生的现象。王明雯委员指出,做好风险防范、相关引导解释及配套工 作非常重要。严以新委员认为,政策窗口一放开,短时间内如果有高峰,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关键就是上学问题,建议各地在制定人口政策时充分调查研究,控 制风险。
吕薇委员认为,决议明确“单独两孩”政策由各省份自己制定,在制定过程中要明确什么是“两孩”政策、哪些人符合这一政策及一些特殊情况,中央要 加强统一指导。吕薇提到,“单独两孩”政策对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服务可能不会有太大冲击,但符合政策人口集聚的一些地区,可能短期内会有一个生育高峰,对医 院、幼儿园、学校的需求会提高。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帆建议,加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宣传引导,防止一哄而起造成生育堆积,也要防止各地启动时间拉得太长出现人口迁徙。邓秀新委员还建议调整独生子女奖励费的用途,将这笔钱用于提高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扶助金。
□建议及时实施“普遍两孩”
任茂东委员在审议中建议:适时启动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时实施“普遍两孩”政策。
刘政奎委员表示赞成全面放开生育二胎方案,认为只放开“单独”、“双独”家庭生育二胎有失公平,因为生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不应贴上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标签区别对待,该政策对想生育二胎的非独生子女不公平。
“从社会抚养的负担来说也不合理,这样的政策将导致‘双独’家庭抚养四位老人和两个小孩,‘单独’家庭抚养三个老人和两个小孩,而非‘单独’、 ‘双独’家庭则只抚养两个老人和一个小孩,显然不合理。”刘政奎委员认为,长期低生育率已抑制生育意愿,即使全面放开生育二胎,也不至于引起人口激增,况 且各省份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具体执行方案。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道平指出,当前计划生育政策“计划了中间的老实人,对两头没有计划”,最富裕的人没有计划,孩子很多,最穷的人没办法计划,也生一大堆。他建议只规定生育孩子的上限,按现在国情,两个比较合适,建立一种真正公平的生育制度。
“我们常常说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到底生存多少人算是理想的人口密度,如果没有这个,我们的计划生育也是盲目的。”温孚江委员建议科学实 施人口的预警和监测,用大数据的办法模拟人口到什么时候达到目标,在哪些环节需进行干预,以便平稳达到控制目标。蔡昉委员建议,在“单独两孩”政策实施 后,对涉及多大范围的婚龄人口,这部分人的生育意愿,以及对人口总量、年龄结构、性别比、总和生育率等的影响做评估,以便及时、适时出台下一步完善和调整 政策。 京华时报记者商西
□北京落点
北京市人大周五审议“单独两孩”政策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定于27日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召开。届时,北京“单独两孩”问题将纳入会议议程。市民提前电话预约登记可到现场旁听。
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会议旁听议题,其中首项议题便是听取北京市政府关于《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和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审议意见的报告。
“单独两孩”政策如何落地、何时落地备受关注。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称,明年第一季度有关省、市、区将启动“单独两孩”政策。
本次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采取中央先发文件,省级再出操作方案的方式。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将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
此外,本次会议还包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等方面的议题。北京市公民拟旁听会议者,可事先电话预约登记,预约上的公民可于会前半小时到建国门南大街6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理旁听登记手续,凭身份证领取旁听证,旁听会议。
■小贴士
预约时间:12月25日,9:00-11:30、14:00-17:00预约电话:010-65291818
旁听时间:12月27日(星期五)上午9:00旁听议题:
1.听取北京市政府关于《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和北京市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委员会审议意见的报告;
2.听取北京市政府关于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以及北京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3.听取关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向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的说明;
4.听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室、“一府两院”关于2013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5.审议通过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原标题:委员建议及时推行“普遍两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