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有道张思莱新手爸妈讲座完美结束

2014年07月14日14:41  新浪育儿 收藏本文     
张思莱教授张思莱教授
讲座现场讲座现场

  7月12日下午2点,新浪育儿主办的“养育有道专家系列讲座”第18场讲座准时开讲。笑声爽朗、气色俱佳、一袭黑裙的主讲嘉宾、育儿专家张思莱教授提前半小时现身会场,引起早早到场占座的准爸妈们的狂热追捧,讲座之前已经变成咨询和合影现场,气氛温馨热烈。这次张奶奶为准爸妈和新爸妈们带来了名为《婴儿床里的科学家,始于生命之初的学习和体验》的婴儿养育讲座,内容科学详实,而且分量超足,整整讲了150分钟,到场的听众们无不表示收获颇丰。

  奶睡孩子好不好?

  很多家长在孩子两到三个月、三到四个月这个阶段,没有有意识的去建立孩子一个正规的入睡模式,养成了孩子奶睡的习惯。奶睡的这个习惯就是我们说的一种习得性反应。每一次孩子一吃奶就睡觉了,你就觉得这样可以,所以以后孩子就得依靠吃奶才能入睡。我们就建议孩子不能够奶睡,孩子要吃奶睡着了,新生儿时期我们不用管,两个月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用管,但是三个月以后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了。孩子一旦吃奶要睡觉,你一定要把他弄醒,不能让他睡,或者孩子要睡觉了,那我在他要睡觉的时间点,我提前一个小时喂奶。精神好的时候再喂奶,然后我再让他入睡。这样孩子就没有养成奶睡的入睡习惯。

  经典条件反应是婴儿最广泛和普通的一种学习方式,多见于婴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是家长要注意一开始建立的条件反射,也就是我们要想培养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从一开始我们就要给他创造这个环境,让他建立一个好的生活方式、好的行为,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如果长时间的不强化,这个条件反射也会逐渐消失。已经养成奶睡的毛病,家长也别着急,我们逐渐的去慢慢克服。今天我跟家长还说,别着急,每天就往后推5分钟,醒了他就要吃奶,吃奶他才能再入睡。2点醒了,2点5分让他再吃奶,推迟5分钟。这个一旦3、4天,4、5天习惯了,再推到2点10分。一般经过两个月左右,逐渐孩子就把深睡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的阶段错过去了。这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所以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如果长时间不强化,这个条件反射也就会逐渐消失。

  家长别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

  对于早期教育,有些家长总是爱横着去比别人家的孩子,每次都说“人家那孩子7个月就爬了,我们家的孩子7个月不会爬。你瞧人家的孩子4个月翻身翻着好呢,我们家孩子6个月还不会翻身。”其实有一天你的孩子就突然会了,也就是我们常说开窍了,这就是孩子延迟模仿。所以,孩子的每项技能,只要是在他发育的关键期内发展,都不算晚。你别横着比,你越横着比,你就越没有信心。而且这么一比,往往都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的长处,这都是错误的。孩子的比较就是按孩子自己比较,这个月比上个月进步了多少,我今年比去年进步了多少,这样越比,孩子也有信心,你也有信心。

  怎么增加母乳的分泌?

  先要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现在北京的医院,大概都能做到这一点,除非是剖腹产的,我估计有的地方做不到。当时我们创建爱婴医院的时候,要求生后半个小时之内,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个小时之内,你只要能让孩子吸吮就可以。因为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还有利于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这一点非常重要。再有一个,让孩子勤吸吮、按需哺乳。如果你的奶量少,你要想增加乳汁,一定每次都要让孩子吃空了乳房。乳房有一个特点,吃了多少它就产多少。你吃一点,它下次就不产多少了,就吃的那点给产出来。所以,一定要排空乳房。你的奶特别多,就要注意,排空了整个就太消耗自己体力了,必须还要产生那么多。如果你要想排空也好,怕自己得乳腺炎,挤出来,保存在母乳库里,也可以,以后孩子吃。还有一个,保持精神愉快、休息好。奶睡的妈妈休息不好。所以,这一点要注意。母乳应该有足够的营养和汤水,每天摄入水分增加1000—1500毫升。拒绝茶、咖啡、酒精、香烟和避孕药。

  怎么判断孩子添加辅食的时机?

  1、对吃东西感兴趣。2、吃奶有规律。比如母乳喂养一天6—8次,配方奶喂养一天6次。3、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加,开始大量流口水,说明孩子的淀粉酶同时大量分泌。4、孩子频繁出现咬奶头和咬奶嘴。5、喝足奶量还显饥饿。6、体重不长。7、孩子能够稍微扶坐,可以坐起来了。具备这所有的条件,我们就可以添加辅食了。特别强调,比如有的人说孩子推举反射消失,很难在临床上界定。因为孩子还有一个自卫的能力,对新的食物抗拒。所以,我们建议添加辅食的时候,孩子把食物推出来,不见得孩子不接受这个食物,我们还要坚持去喂,让孩子开始熟悉这种食物。通过吃辅食,孩子学习和训练了吞咽和咀嚼,停止吸吮,走向独立进食。使用食具和养成良好得进食习惯。

  6个月是孩子的吞咽期,对应的辅食是泥糊状的食品,我们最早添加的是含铁米粉。7—9个月是舌碾期,对应的辅食是略带颗粒的食物,包括鱼泥、虾泥、肉泥、肝泥、烂粥、烂面、肉末、菜末、碎水果、豆腐泥、全蛋,全蛋我们建议8个月末添加。肉泥先喂禽肉泥,后喂畜肉泥,先喂红肉,再喂白肉。10—12个月是咀嚼期,对应的辅食是软固体食物,蒸的软饭、面包干、馒头干、小包子、小饺子、小馄钝,水果是水果片或者是小块、碎菜。如果吃水果的时候家长要守在他旁边,因为有的时候别看切得薄薄的片,也很容易呛着孩子,一定要在旁边看着。包括手指食物,都要注意。

  添加辅食的原则,强调一点,一岁内不建议给盐,一岁以后顶多是1g/天的盐。还有不甜。如果孩子像夏天炎热生病,孩子消化不良,别着急非得让孩子吃辅食。

  鼓励孩子把需求说出来

  怎么教孩子说话?给妈妈一个建议,一,注重语言交流的环境。二,少说儿语。早期孩子是可以说儿语的,因为等于是强调了这个语言,比如说“宝宝吃吃”,是强调了让孩子便于理解。但是孩子一旦能够说出单字的话来,我们就不要再跟孩子说儿语了,要过渡到一个正常的语言。三,也可以用玩具开发语言。现在一些玩具可以教孩子说话,但是一定注意这个说话的声音不能是噪音。四,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需求。有的家长照顾孩子太细致了,孩子在那儿“嗯,嗯”,奶奶知道了,宝宝要喝水,马上就把水拿过来了。孩子就觉得我再说话没用,不用说话了。但是你这时要说“宝宝,你要说水,我就给你拿水”,孩子要慢慢跟你学着说水,你再拿水,他就知道了,我是要用语言当工具来满足我的需求,去要求别人,跟别人进行交流。所以,我们建议一定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五,训练孩子说与看结合,牵扯到人际交流问题。

  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让宝宝保持好奇心

  宝宝持续受到某种刺激,比如光线、形状、颜色、声音,而对该刺激反应减少,我们就称习惯化。又出现一种新异的刺激,则会引起婴幼儿反应重新恢复,增多,这一现象叫去习惯化。其实这种学习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独生子生活条件很好,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亲戚朋友来看,肯定要买好多玩具,孩子玩具多了,不爱学习,也不爱玩,怎么办呢?就利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可以先给他藏起一部分玩具,就让他玩这几个玩具,玩了这几个玩具,他就去钻研、思索,但是这里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当孩子对这个玩具不再感兴趣,再把藏起来的这部分玩具拿出来,孩子对藏起来的玩具,原来曾经不喜欢的玩具,又重新喜欢起来了。这就是利用了孩子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刺激必须是连续、多次、重复出现,出现的时间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所给的刺激必须使婴儿产生相应反应的刺激,也就是说让孩子学习,必须激发他的兴趣。这是我们讲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在婴幼儿早期教育过程中提示了我们什么?提示我们单调、不断作用的刺激容易引起婴幼儿的厌烦,失去兴趣,不利于学习经验的及时增长,也不利于婴幼儿提高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和接受上的灵活性。

  更多精彩现场内容请见:http://baby.sina.com.cn/z/yangyuyoudao/

  张思莱教授简介:退休前是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部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卫生部启动的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国家级专家,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儿科疾病,并在儿童早期教育有一定的研究。1998年就开始活跃在母婴类的杂志上发表文章,也是最早在国内做在线咨询的专家之一。张思莱教授2000年开始成为新浪育儿频道的专家顾问,也是早期开始在微博上进行答疑的专家。她深受爸爸妈妈的喜爱和信赖,回答了上千万家长的提问和咨询,她最清楚家长的困惑,也最理解作为新手爸爸、妈妈面对养育一个小孩子的心情。

  关于新浪育儿养育有道讲座:2014年是新浪育儿频道推出“养育之道”主题年的第二个年头。我们发起“养育之道,勿忘初心”口号,力邀众多志同道合的专家、媒体机构、合作伙伴及品牌参与、助力、共同推动。与最初“孕育一个宝宝”的初心相比,在养育宝宝的路上,你的心态改变了吗?你是否还能找回初心,不偏向、不悖离,始终坚持如一呢?在这样的主题年及口号的倡导下,我们举办“养育有道”系列公益讲座,邀请众多养育领域有影响力、与网友父母有热切互动意愿的专家一起,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教育理念、推广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全社会母婴幼童群体构建和谐的养育环境及成长氛围做出我们的努力。

文章关键词: 张思莱 养育有道 婴儿床里的科学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