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跟拍5个孩子,反差巨大,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2017年10月16日 18:41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最近在刷一部央视纪录片——《零零后》,这是中国第一部连续10年跟踪零零后孩子成长的系列纪录片,一共五集,浓缩了10年里5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的成长历程。

  虽然有人说,所选的跟踪对象太有局限性,然而,做父母的这颗心,都是一样一样的啊。

  十年前,他们在担心着孩子的这个那个。

  十年后,万万千千的父母又在经验着同样的困境与挑战。

  镜头在时间的长河里轻巧切换着,看到眼里却沉重无比。父母和孩子的“较量与争斗”,不动神色,却又动魄惊心。

  整部纪录片揭露出每一个中国家庭可能都在发生的许多事……

  1

  于锡坤:妈,你什么时候离开我

  第一个出镜的叫于锡坤,12岁。

  小时候的于锡坤非常可爱,扔玩具,扔掉小伙伴的鞋,差一点“烧掉”厨房……

  面对这个世界,小小的他看起来那么的理直气壮。

  然而,十年后,镜头里的他满脸颓废和茫然。

  即便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表现得毫不上心,毫不在意。

  十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锡坤有一个完美妈妈,她对锡坤表现出了无条件的耐心、包容和爱。

  而她的包容与爱却似乎也有边界——锡坤喜欢魔术,她一边支持,一边又担心学魔术不足以让孩子生存;锡坤想当科学家,她一边鼓励,一边希望他多与人相处,为了让他“走出自己的世界”,替孩子报了夏令营。

  她在尽一切可能去避免孩子独自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失望。

  在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哪怕儿子只是教室门口一个回头,便立刻跑上前去。

  孩子参加夏令营,妈妈还“远程操控”孩子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一个没有界限,一味占据着孩子的妈妈,导致了什么后果?

  这个孩子,整个童年的忧虑都被妈妈替代消化掉了。他长大后,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

  更缺乏自我安抚的能力。他12岁了,仍然是妈妈的小宝宝。

  视频后面,锡坤自己也说了:我和妈妈一起玩游戏,很舒服。安全得像在子宫里。

  他甚至自己跟妈妈说,他想回到妈妈的肚里子去。

  妈妈听到的是感动,我听了只觉得心惊。

  一个只愿意停留在原生家庭里面,不去尝试,不往外走,不长大的孩子,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问锡坤:你长大了,你觉得对妈妈来讲意味着什么呢?

  锡坤答:对妈妈意味着要离开我。

  妈妈问:谁离开谁?

  锡坤再答:你离开我。

  所谓长大,是孩子要离开妈妈,离开家。

  然而锡坤对妈妈说:“你离开我”。

  他说得未尝不对。

  他在等妈妈离开。

  不清楚锡坤的父亲到底如何缺席的。仅看母亲跟儿子的互动就能确定,若这位妈妈一直没跟孩子厘清界限,始终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孩子身上,那么她的孩子将一直“忠诚”地配合她,停留在一个小婴儿的、需要被照顾的状态,无法真正长大。

  2

  谭雨萌:爸,我长大了,别追了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女孩。

  纪录片中的父母认定,跟大女儿萌萌的不断冲突,就是因为小女儿柚柚的出生。

  然而在我看来,二胎更像一个烟雾弹。

  两个年龄差十多岁的孩子,她们并无真正的冲突发生。

  父母对大女儿萌萌的担心,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镜头一上来,就是父亲和女儿在车里“对话”的场面。噢,不,那不叫对话。那该叫“爸爸的独角戏”。

  他一个人絮絮叨叨说了很多。然后,镜头很残酷地对准了女儿萌萌耳朵里塞着的白色耳机。

  她并没有在听。一句都没有。

  所以,这是一个缺席的父亲和冷淡的女儿吗?父亲早期没有陪孩子,活该女儿不甩他?

  可视频往后进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爸爸,比之于现在很多缺席的父亲,给他打两百分都不怕他骄傲。

  不惜自毁形象,如同一个大孩子,陪女儿游戏。

  每每都是一眼的宠溺凝望着女儿。题目不会陪女儿解。

  女儿和朋友们在前面跑,爸爸在后头追。

  这背影莫名喜感。乍一看觉得好笑,笑完莫名想哭。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朱自清的《背影》吗。

  笑着笑着,不觉已经泪目。

  宝贝女儿其实早已在告诉父亲:爸,我长大了。别追了。

  这个13岁的姑娘涂指甲油,玩直播,

  直呼自己妈妈是大妈。她坚持要配大框眼镜,还跟老爸说“你不懂我的触”。

  比起跟家人亲近,她更愿意把自己的房门关紧不被打扰。

  耳机一戴,就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小世界。

  女儿在跟父母“划界限”,可惜,父母更倾向于把女儿的长大,看成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持续要去越界。

  这对善良的父母,不仅要去越界,矫正女儿的“长大”,还在持续出让自己的界限。

  母亲提起女儿小时候的可爱,就忍不住哭泣。

  父亲也怀念:她小时候比较乖的,我们说什么话她都会听。他们就是无法接受女儿已经长大了的事实。

  萌萌的这句话,道出了背后真相: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因为我难过,可能是我长得太快了吧。

  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孩子?

  视频中另外一位家长说:孩子大了,你们就少说话,做饭去。

  萌萌的父亲听得满脸忧伤。

  他不是不知道,孩子会长大。他也期盼着女儿长大。

  只是当事情真的发生时,是那么的叫人猝不及防。

  原本以为孩子还那么小,那么幼稚,那么的需要自己,忽然有一天,就长大了。

  这种觉察,有时候甚至要经历很多冲突后,父母冷静下来才能慢慢感受到。

  我认识一位家长,他前两年就为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大伤脑筋。直到后来,他看开了,开始带妻子出外旅游,管好自己的事,同时把女儿的事交还给女儿自己,结果跟女儿关系反倒变好了,夫妻相处的时间也多了。

  也许萌萌的叛逆、不听话,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成长。

  3

  放手的妈妈VS不放手的妈妈后面两集里,一一和辰辰,她俩的妈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辰辰是整个纪录片里最孤独的孩子。她并不复杂,一直在等的,不过是一个愿意接纳她的人。

  这个人,本来最该是她的妈妈。可是,妈妈却一直在看外星人一样去看自己的女儿。她的用词是:“古怪。”

  她还说,女儿这么多年都没变过。

  言下之意。这么多年过去了,女儿一直是那个怪怪的问题小孩。

  而辰辰在10年后,却日益成为了妈妈眼中的“问题”少女。

  她不愿和人接触,回避甚至排斥人际关系。

  一个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无非是因为外部世界的触碰,始终让她不舒服,不自在。

  或者说白了,最亲近的人,拥抱起来是会痛的。我们不知道这个父亲从未曾出现过的家庭,究竟经历了什么。仅是妈妈越界性的无声评判,妈妈攻击性的贬低和不接纳,都在给孩子制造不适感和不安全感。孩子于是宁愿缩回自己的壳子里,把界限的墙,夯得死死的。

  相反,一一的妈妈做得很不一样。

  她从小就很特别。

  摄像老师问,你为什么不和别人玩儿?

  她答:因为我就喜欢这样玩儿。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能想得到吗?这是一个3岁小孩嘴里说出的话。

  这样的小孩,她有怎样的妈妈?

  恬淡,安静。别人口中女儿的“毛病”,

  到了母亲这里,并不算什么事儿:因为我和她爸爸都是这样类型的,更爱独处的。

  所以,一一的状态,在我们眼里蛮正常的。说完,她笑起来。丝毫未曾因为外界对女儿的评判而焦虑。

  十年后,一一仍然没有变得更外向。

  然而,13岁的年纪,她却好似一个智者。

  在该与人交往的时候,她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社交。不逃避,也不讨好。

  对于做自己,她有着异乎寻常的笃定。

  这个女孩思维清晰,界限清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目标是什么。

  在她的眼角眉梢,举手投足,无比安然、自在。

  4

  仅从视频看,这两个孩子是一样的,一个的特别的,而最大不同是:

  一个孩子被妈妈认定是自然的、无碍的。

  最后,她依然那么安然和自在。而另一个孩子被妈妈认定是古怪的,有问题的。最后,她承受了同龄人都无法承受的孤独。

  《零零后》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残酷方式告诉我们:

  当亲子间的那条界限开始模糊,当一方用力,一方忍着痛受力,结果都是不和谐、不美满的。如果我们能够试着守护好彼此间的界限,一切是不是会不一样?

  首先,不妨学着跟孩子在情感上保持距离。过多侵犯孩子的领地,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并非就是好事。它让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很难真正离开父母,走向独立。

  同样,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所有物,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长大,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过度干扰和侵占。

  再则,请允许孩子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去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决定,承担他们自己行为的后果。

  如果连孩子在夏令营里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妈妈都在“远程操控”,这样孩子如何才能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

  所谓界限,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哪些事是我该负责的事,那些事则不该我负责。

  搞清楚这些,孩子才能真正学会,为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人生担负责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执着于孩子的“问题”,不断地混淆亲子界限,甚至给孩子扣帽子、贴标签,试问哪个孩子没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呢?

  说到底,解决亲子间界限问题的最终办法,是父母要接受终有一天要跟孩子分离的现实。

  要知道,无论一个孩子多么温顺、乖巧、体贴,有一天,她/他都会毫不留情地转身,去走自己的路。

  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亦只能陪伴孩子走过生命中的一程。

  我们根本无力为孩子提供一切保护——免除危险和痛苦,成长的磨难,时间的侵袭,老年的到来,死亡的降临,更不可能策划好孩子整个的一生。

  越长大,孩子就越需要独自面对所有的丧失、离别,并找到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应对成长的疼痛。

  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好在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一切尚未定局。

  作者简介:九月

  九月,资深早教从业者,自由撰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