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文宝:守住自己的“根”与文化

  林文宝(台湾台东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自从现代化以来,强势者大谈全球化、地球村与竞争力。至21世纪,这种现象──所谓全球视野、国际运作能力,更是蔚为单一的主流。于是乎,全球皆沦为单一的麦当劳,没有历史,没有记忆,更没有身份的认同。

  其实,自1960年代末期,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学者开始注意另一种殖民作为──新殖民主义,尤其是美国好莱坞文化及商品的侵略。针对新旧殖民经验,如何界定自己本土文化,珍视传统文化再生的契机及其不同之处,这是刻不容缓之事。

  我们看到:全球越来越成为一个单一的经济体,而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全球化,而我们却也清楚的看到一个相反的运动,即是“文化国家主义”。

  当世界越来越接近所谓的“地球村”,经济也越来越相互依赖时,我们反而越来越讲求人性化,且越来越强调彼此间的差异,越来越坚持自己的传统,越来越积极的守住自己的“根”与文化。

  如今见熊氏兄弟,尝试以图画书的图像来诠释传统的民间技艺,呈现出对“传统”重新认同的觉醒。因为,传统不是可以继承的遗产,必须下一番苦功才能得以延续。最重要的是传统含有历史的意识,这种“历史的意识”,包含着一种认知──传统不仅仅具有“过去性”,同时也具有“现在性”;历史意识使一个作家在写作时,不仅仅在骨髓中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时代,同时也感觉到自己与传统文化同时并存。

  在此思想基础上,我推荐熊亮先生的本土图画书《兔儿爷》——

  每一个兔儿,都会属于一个孩子。

  作为“中秋礼品”的玩具兔儿,殷切希望着能找到他的小主人,知道自己的新家。然而,一阵风吹来,地址不见了,玩具兔儿的期盼也落空。他的新家,变成了囤积旧货物的阁楼。

  在盒子里,玩具兔儿静默而寂寞。

  于是,玩具兔儿决定捅破盒子,从阁楼出走。走过漫长的台阶,走过黎明的街道,走向自己的小主人。最后,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让孩子有了新的陪伴者。

  走出故事,每个孩子,一定也都希望自己拥有个陪伴者,或许是玩具,或许是宠物。

  或许,是更亲近的亲情。

  生活的忙碌,工作的牢笼,让我们成为了旧阁楼中出不了盒子的玩具兔儿,也让我们的孩子缺少陪伴而失望。

  所以,让我们从故事,从图画书,陪伴着我们的孩子,成为他们需要的玩具兔儿;陪伴着需要陪伴的孩子,也让自己回家,既是归属,也是无微不至的陪伴。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