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技术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总有新的观点冒出来,体现在出版上就是各类育儿书籍的层出不穷,而对新妈妈来说,如果手里没几本书,不知道蒙台梭利和华德福,那简直会被认为是失职。我周围也有一些妈妈,言必称书上怎么说,专家怎么说,如同根据菜谱做饭一样,她们按照育儿书籍养育着自己的孩子。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进步。“妈妈”不仅仅是自然过程,更应该是一个职业,与智商学历收入等等没有直接关系,因而有需要提高职业素养一说,知道借鉴育儿书籍至少说明她们不再认为育儿就是凭经验和天性可以完成的事情。
但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过犹不及,就像菜谱不能指导所有厨艺一样,没有任何一本育儿书籍能提供教育孩子的全部技巧,尽信书不如无书。
另一方面,我们又处在一个商业无孔不入的时代,孩子和女人被预期为最容易花钱的两个群体,于是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事情假教育之名出现,现实的情况是,没有买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有人甚至总结过妈妈买的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名目,喂药器、吸鼻器之类的物件儿都名列其中,我也曾经一时兴起,花大价钱买过一个涂鸦毯,事实证明,它除了满足我一瞬间的崇高感外别无它用,我的女儿畅畅用过的次数保持在十位数以内。
这就是而今妈妈们面对的真实,一个信息过载的育儿环境,它让我们难以取舍或者是不敢取舍,不给孩子买这个玩具他会变笨吧?不上早教班意味着我不爱他?相信类似的问题困扰着很多妈妈。
何以至此?
商业化的大环境让我们觉得不买某个东西孩子就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大众媒体让我们觉得不小心看好孩子他们就会走失,就会被保姆拐走;为了工作而缩短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让我们只好用花钱来冲淡内心的部分愧疚,更重要的如果别人都这样做,让我们不敢不跟着这样做。
焦虑、纠结成为很多妈妈的心理状态,体现在育儿上则是过分紧张。
《自由放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原来我们是可以放轻松的!我以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这样两点,
第一,作者勒诺·斯科纳兹是一位妈妈,“这有什么啊”?!你是不是偷偷地笑了?育儿,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工作,为应对不同孩子千差万别的情况,妈妈们只有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实施一条个性化方案,我不太相信包治百病的育儿宝典,不辨症就开出的药方最多只能是个参考。来自于妈妈亲身的体验往往更有说服力和针对性,勒诺在书里提到了自己的一些育儿实践,以及她面临的尴尬和矛盾,比如说,当她放手让自己9岁的孩子不带手机,独自坐地铁回家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问纷至沓来,甚至有人直接称她为“美国最糟糕的母亲”,或许我们中间的一些妈妈也有类似的经历:总是有人会以关心孩子的名义对你的养育方式横加指责。
我首先是一个妈妈,然后才是一个稍微懂得些育儿知识的妈妈,我理解妈妈们面临的所有痛苦、挣扎和妥协,因此我很乐意与妈妈们分享育儿体验。据我观察,妈妈们最缺乏的不是育儿信息,而是信心,“我能带好自己的孩子吗”?“孩子的一生会毁在我手上吧”?“别的妈妈不会有我这样愚蠢的想法”……或许当你从别的妈妈那里知道她们偶尔也会这么想,你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勒诺·斯科纳兹要告诉你的就是:并不是你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能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自由放养》总结了培养独立、健康和自信孩子的若干经验,比如“让孩子的童年远离商业化的干扰”;“不要理会别人的指责,你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养育孩子只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等等,这些理念或许能让我们在育儿中更轻松更自信。
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原来我们想象中无比轻松的美国孩子也饱受特长班之苦;是否把孩子养好也是美国人评判父母的重要标准,天下父母果真都不容易!
必须指出的是,“自由放养”跟放任完全不同,在育儿中,常见的错误便是矫枉过正,当我们不忍心看着孩子受到体制过多改造的时候,便有以尊重孩子个性之名行放任之实的观点冒出来,于是,孩子的错误或者坏习惯也在这个大旗底下得意姑息,任何时候,有效的监护和指导都是必需的,所谓放养也是如此,它应该包括激励、制约、示范和提示等含义,而绝非简单地看着孩子想野草一样疯长。
当我们夸奖一个人进退有度的时候,或许会说:“你活明白了”,这真是一句简单而有分量的话!类似的,当妈妈也需要明明白白,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去芜存菁,找到一条不为难自己也不为难孩子的有效办法,只不过,这里需要我们选择的智慧,如今,困扰我们的不是匮乏,而正是选择,换句话说,不是没有供我们参考的育儿方法,而是方法太多,到底采用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只能靠我们自己,这一点上,你或许就比专家强,因为他们永远不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
愿这本《自由放养》对你有所帮助,它告诉你,很多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严重。央视少儿频道 李雪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