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月刊[综合刊]
2005年第11期
每本定价7.9元

 
珍藏版-合订本
 是你的育儿宝典
 值得您永久珍藏。
        
详情>>
下半月刊[专题刊]
2005年第11期
每本定价5元

 

《父母必读》系列丛书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我想投稿
服务热线:
010-58572510
广告热线:
010-58572267
快乐琴童,家庭制造

  定位:我在孩子学琴中的角色

  有这样两个学生,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父母的督促下,总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曲;另外一个看起来就“差”多了,如果老师布置了四首曲子,他多半只练习了两首,回琴的时候,可能只有半首通过。即便这样,他还是主动要求学琴,因为“有意思”。

  这两个孩子,一个“坚持”的是技巧,是进度,另一个“坚持”的是兴趣,是对音乐由衷的喜爱。通常人们会以为,第一个孩子这样按部就班地走下来,一定要比第二个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几年后,第一个孩子因为压力太大,放弃了学琴。而另一个却一直学了下来,这样他的技艺程度已经要比那个勤奋的孩子高了很多。更可贵的是,现在的他在学校是文艺骨干,在家里面组织家庭“卡拉OK”,特别热衷组织各种各样的乐队……音乐已经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勤力督察,着眼于成绩和进度,可能会把孩子赶出爱乐的队伍;充满友爱与欣赏地陪伴,耐心而慎重地提醒,让孩子爱上学琴,爱上音乐——这才是父母应该用心的所在。实际上,父母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琴动机,比直接参与孩子的学琴过程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更大。

  错音帖:孩子为什么要学琴?

  问孩子

  琴声好听。

  爸妈喜欢我弹琴。

  能摆弄这个大家伙,多么神奇!

  可以在班上给其他人表演,很帅呀。

  问父母

  开发智力

  提高修养

  培养毅力

  陶冶情操

  ……

  可以看出,孩子学琴和父母让孩子学琴,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截然不同。父母期待的,如“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等大道理,如果不转化为孩子能够明了的概念,是不会起作用的。

  父母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从认识孩子的需要入手,选择那些孩子能够达到或通过一定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在孩子的头脑中明确这些目标可能给他带来的意义,从而唤起他对这些目标的期待,激发他的学琴动机。

  孩子学琴4好需要

  需要1:好听——“审美需要”

  父母与老师都有一个经验:孩子爱弹好听的曲子,而讨厌那些枯燥的技术练习。原因即在于前者比后者更能够满足孩子审美的需要。对美的追求是人天生的本能需要,美妙、动人的音乐是学琴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弹琴者既是这种美的享受者,又是美的创造者,获得的是审美表现、创造及欣赏的多重满足。

  需要2:好玩——“驾驭性需要”

  儿童有一种天性好奇,这种好奇心实际上就是人对一种事物想知道、想操纵的本能需要。很多孩子非常愿意一遍一遍地弹自己喜欢弹的乐曲,就是因为他在其中可以获得一种驾驭感。驾驭性需要的最大特点是,学习者对学琴活动本身感兴趣,而并不依赖其他方面的心理满足,如成就感、自尊心的满足等。因此被认为是最高级、最稳定的一种学习需要。

  需要3:好强——“自我提高需要”

  由于弹琴或拉琴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修养、杰出能力、高尚品味的表现,因此会弹琴往往容易给孩子带来自尊、地位的满足。能够在班级的联欢会上表演一个节目,在上音乐课的时候给大家伴奏,就成为了孩子学琴的非常重要的动力。

  需要4:好人——“交往需要”

  孩子希望获得自己所在的群体——如家庭中的父母、班级中的同学和老师、同伴等——接受、喜欢和认可。这是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的本能需要。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是在“为家长练琴”。

  清算学琴3大动力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上述几种需要可能同时具备,也可能具备其中的某一项,或两三项。总的来说是越多越好。父母最重要的作用,其实就是诱发孩子的多种需要,激发并保持孩子学琴的动机。

  通常,父母看到了孩子小,学琴没有自觉性,因此强调的仅仅是构成学习动力一种因素“压力”。而另外两种在钢琴学琴中真正持久、良好的动力却往往被忽略。这就是“推力”和“拉力”。

  推力:发自孩子内心的对乐器学习的愿望和要求。

  这种动力源自于孩子对音乐、对乐器的喜爱,对学习乐器必要性的认识,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理想,以及业已形成的乐器学习的习惯等等。这种动力是乐器学习中相当稳定、持久的动力,是乐器学习中最理想的动机状态。

  拉力:乐器学习活动可能带来的外界环境的收益对孩子的吸引力。

  比如在同伴中,会弹乐器能够给孩子带来某种自豪感、荣誉感,能够获得同伴的羡慕、尊敬等。具有这种拉力的学琴者也往往有较强、较稳定、持久的学习积极性。

  压力:外界环境对孩子进行学习活动的要求。

  这种动力“迫使”孩子将乐器学习活动持续下去。父母对孩子学乐器施加的压力就属于最常见的一种压力。

  实际上对于学琴的儿童来说,构成压力的因素也是很多的,如怕上课时教师不满意、怕家长的惩罚,考试得低分、演奏会的不良评价、考级通不过等等。但这种来自外界的动力,导致的是被动的学习,必然导致一种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心境,从而也很难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它是一种最不稳定、很难持久的动力。

  虽然3种动机状态都能够使孩子产生学琴的动力,但只有推力和拉力才是孩子稳定、持久的学琴动力。单纯的压力如果最终不能转化为孩子自身的学琴需要,孩子不会自发产生学琴的积极性,就会表现出很不好的状态,比如坐在琴上耗时间、装样子,练琴马虎、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厌恶练琴,没有很好的练琴心境;害怕困难,不愿意作出努力克服难曲等等。而乐器学习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包含思维、情感、操作等极为复杂的综合活动,此时,没有孩子自觉的高度努力,学琴势必很难继续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是在这一阶段到来之前就终止了学琴。

  4大良策

  良策1:做孩子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身教胜于言教。很多老师发现,在那些充满民主、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在父母自身能够律己进取,有很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不是游手好闲,整晚沉迷在电视或者牌桌前的家庭里,孩子的学琴之路往往容易坚持下来。

  良策2:让孩子爱上学琴

  1.让孩子了解,弹琴可以给家庭氛围增光添彩。 告诉孩子,看到他弹琴你是多么高兴,你是多么愿意听他弹琴。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学琴活动能够给家人带来欢乐,从而激励他(她)学好琴的愿望。

  2.给孩子音乐环境,培养听的习惯。让孩子的生活充满了音乐,比如,将孩子将要学到的曲目,提前播放给他听。让孩子感到你对音乐的兴趣,让他看到,对音乐感兴趣的人,会得到你比较好的重视。

  3.让学琴丰富起来。请孩子自己在琴上找出所喜欢的旋律,“随意”演奏非教师布置的音乐作品,参与学校的音乐活动,在家庭聚会上为家人伴奏,唱唱钢琴的卡拉OK……这些纯粹娱乐性的活动,让孩子觉得学琴活动真正地进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丰富了他的生活,让音乐在他的生活中扮演增色添彩的角色。

  4.为孩子提供充分显示乐器学习成就的机会。 通过各种活动,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显示乐器学习成就的机会,使学生在游戏、交友、艺术欣赏、社交活动等方面的活动中获得由乐器带来的心理满足。

  良策3:变化着的孩子需要个性对待

  不同的孩子个性差异很大,有些孩子原先对音乐比较感兴趣,一听说那么费劲,可能就会失去信心;而有些孩子则仅仅是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本身毫无学琴的动力;而那些自我意识强、自尊需要明确的孩子,则可能带着很强的愿望来学琴。因此,父母要注意观察与了解孩子最初的学习需要状态,并根据不同的特点加以引导。

  同时还应该注意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类型的转化。比如,低龄儿童可能主要以交往需要为主,那么这时父母就应该多让孩子感觉到,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让自己及家人满足,多强化他这方面满足的体验。

  当孩子年纪略大一些时,就会产生比较明确的自我提高的需要,这时乐器学习的成就会给他带来威望感、受到尊重、地位提高等满足,这时应该及时强化孩子的这些体验。

  而孩子再大一些时,就可能会产生对乐器自身的兴趣,驾驭性需要及审美的需要就会占较大的比重,此时父母就应该以大量的音乐文献及优美的音乐来引导他。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尽早唤起孩子的审美需要及驾驭性需要,尽早地培养孩子以内在的检验尺度来衡量自己在乐器学习中取得的成就。

  良策4:责任:逐渐承担

  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练琴的时间,自己记录学习重点和练习曲,从而让孩子为自己练琴的结果负责。这样既能够使孩子在相对宽松、自由的情绪氛围中练琴,又能够使他自己独立地面对教师,承担起自己学习活动的责任。

  琴童父母关键词:欣赏、关注、提醒、适度压力


          让孩子快乐学琴四部曲 2005-07-27 01:00:38
          判断孩子的最佳学琴时机 2005-02-01 00:56:05
          孩子学钢琴要具备哪些条件 2004-04-07 09:29:26
          当好孩子学琴的“热心伙伴” 2004-04-21 09:51:11
          练琴,练的是孩子的耐力 2004-04-19 11:15:08
          如何培养孩子学钢琴的兴趣 2003-12-30 23:44:45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