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这个话题,让我很有兴趣地想说说我这次“五一”回家的一个小发现。一天在家不经意间翻出一本带锁的笔记本,钥匙早已不知去向。不费力气地打开,翻一翻,竟然是自己1995年写的一些文字,算算已十多年了。其中有一篇是《爸爸,我爱你》,当时读给妻子听,她挺感动的。
10年前我竟然把这样简单的5个字紧紧地锁在笔记本里。现在父亲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
,我有勇气把这世界上最简单的5个字说出口吗?——好像还是没有。爱要怎么说出口?我想在中国有这样疑问的孩子不止我一个……
『嘉宾背景』
王冬梅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半岛晨报》记者,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大连市西岗区政协委员。
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文学创作。1987年根据个人经历发表的纪实文学《被埋葬的青春梦》,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2004年,为纪念到草原插队30周年,又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神圣情感》。主要著作还有《欲说当年好困惑》、《敢问路在何方》,小说集《迷夜》,散文集《夜海孤独》,畅销书《告诉孩子真相》等。
其《告诉孩子真相》通过作者和儿子之间的对话和一个个小故事,把“爱情”、“性”这些看似沉重的问题娓娓道来。对于孩子提出的感情问题,她都毫无保留地进行科学地解答,而且鼓励儿子的探索精神。
爱,只会结出爱的果实
儿子小时候和我特别亲,他会对我说很多甜言蜜语,比如,“妈妈,你真漂亮”,“妈妈,你真美,你笑的时候就更美了”,“我真爱你,我的小妈妈”。不仅如此,他还时时刻刻黏在我的身上,只要我和他在一起,他就和我保持零距离接触。我的朋友说他简直就像个小情人。
他这样让我很沉醉,在我身体里沉睡多年的母亲心就这样被他唤醒了。每当我看见他,母爱就溢满了我的心头,我忍不住就要去拥抱他,亲吻他,对他说:“我爱你,儿子。”
儿子也要亲我,并对我说:“我也爱你,妈妈。”
一年又一年过去,我们就这样亲来亲去,儿子从一个小男孩儿变成了一个大男孩儿,又从一个大男孩儿变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是一个小男孩儿的时候,我要蹲下去亲他;他长成一个大男孩儿的时候,我要弯下腰去亲他;后来他长得和我一样高了,我可以站着亲他了。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他就超过了我,我要抬起脚后跟才能亲到他。现在,我抬起脚后跟也亲不到他了,他必须弯下腰来,我才能亲到他。这让他感到非常的自豪。
这时,我的母亲就对我说:“你不要再亲他了,他已经长大了,你不要和他太黏糊了。”
母亲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教育方法,在今天已经完全不适用了。我们的上一辈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也非常严厉,可是却太缺少慈爱。在我的记忆中,不论是母亲还是父亲,他们都没有亲过我。虽然他们很爱我,但他们在我还没有长大时就停止亲我了。也许在我睡熟之后,他们会向我投来温柔的目光,可在我醒着的时候,却从没有享受过他们的亲吻和爱抚。他们也从不告诉我他们是多么地爱我。我相信,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绝大多数人都像我一样,过早地失去了父母的亲吻和爱抚。我们是在没有爱抚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这使我们的身体对爱抚非常地饥渴。我们知道,并非我们的父母不爱我们,而是他们不善于表达,对子女严格要求就是他们对子女全部的爱。虽然我们非常理解父辈的这种表达方式,但我们并不喜欢这种独特的爱,更不想效仿他们。当我们自己成为父母之后,我们便用语言和行动向孩子倾诉我们对他的爱。我们一遍又一遍地亲吻他,拥抱他,一遍又一遍地对他说:“我爱你,孩子。”我们的做法和我们的父辈正相反,可以说是物极必反,也可以说是矫枉过正。但并不是我们刻意要这样做,完全是自然而然。
我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仍然一如既往地亲吻儿子,只是不再当着母亲的面亲他了。我不认为,当儿子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之后,就不再需要母亲的亲吻和爱抚了。不论他长到多大,在母亲面前,他都是孩子,而我,作为一个母亲,永远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对儿子的爱。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亲他抱他,是让他感受到母亲的爱。当他变成一个大小伙子之后,每一次亲吻他,拥抱他,我还能从高大的儿子身上得到一种力量,我为有这样强壮的儿子感到自豪。
作为儿子,他也永远渴望母亲的怀抱。在儿子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母亲的怀抱就是他的港湾。每当他坐在写字台前学习的时候,我都要走过去看看他。这时,他就会抱住我,把头放在我的胸前;我就把他搂在怀里,用手抚摸他的头。他总是一副很沉醉的样子,说:“妈妈,现在我最幸福!我真想永远这样和你在一起。”
这时候,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柔情,我就想:再高大的儿子,在妈妈怀里也依然是孩子。
我的儿子曾给我读过一则小幽默,说如果你的母亲从不亲吻你,还总让你穿大一号的鞋子,那么你就有一个中国母亲。
这则小幽默说得非常形象,但我告诉儿子,这里说的的确是中国母亲,但不是现在的中国母亲,而是过去的中国母亲。比如我,从没给你穿过大一号的鞋子,而且每天都亲吻你。不知你同学的母亲是不是还亲他们?
儿子为此在他的同学中搞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男生的母亲现在仍然亲他们;只有一个男生说,我妈妈早就不亲我了,但她很爱我。看来,大部分中国母亲都和我一样,采取了与我们父辈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爱孩子。有人担心这种方式会让儿子们产生恋母情结,或者会使他们缺少男子汉气质。我曾把这种担心告诉了我的儿子,他大笑,说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他说,他非常爱他的妈妈,但是他的心里没有恋母情结。
事实也是如此,我的儿子是在母亲的亲吻和爱抚中长大的孩子,他没有因此成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而是更懂得爱心,更懂得心疼妈妈和爱护妈妈。特别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儿子便像男子汉一样挺身而出,来帮助妈妈。他每次和我上超市,都不让我拿一点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拎在他的手中。我们一起出门的时候,所有的行李也都背在他的肩上,我都是空手走路;遇到不好走的地方,他还要扶妈妈一把。有一个时期,我的睡眠不好,一旦我睡着了,他就特别小心,不敢弄出一点动静,生怕吵醒了我。夜里他起来上厕所,方便之后,他把座便盖盖上。我问他为什么不冲水,他说怕水箱冲水的声音吵醒我。这让我特别感动。现在的孩子,多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基本上不会为他人着想,他们得到的爱太多,却不知道该怎样去爱别人。我的儿子懂得这一点,这比他拿回来一个好成绩更让我感到欣慰。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男孩子容易产生恋母情结,女孩子容易产生恋父情结。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倾向是存在的,但绝不是普遍现象。我以为,只有在非正常的家庭生活中,才会让孩子产生这种畸形的情感。只要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正常的,孩子就会健康地成长。
爱,只会结出爱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