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的相处和互动关系中,父母常成为孩子拋出问题的飞镖靶,不自觉地掉入孩子的预期当中。孩子在玩心理游戏,而父母却因不了解其行为的目的,使自己忙得团团转地疲于应付。
孩子每天从早上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穿衣、上学,到晚上做功课、吃晚饭、洗澡、上床睡觉等生活作息,经常与父母玩各种游戏,使得父母不断地受到挑战。处理不当则
易使家中成为亲子斗智的“战争”,不幸的是父母往往是失败的一方。除此之外,孩子还有以下玩的把戏和耍的绝活:可能说脏话或粗话、手足之争、睁眼说瞎话、顺手牵羊、打小报告、装聋作哑、哭喊尖叫等。本章将一一加以举例说明,并提出反应处理的原则供父母参考。孩子的心理游戏第九章第一节孩子每天的挑战
每天的生活中,亲子之间常可能有一些麻烦或困扰产生,而且带给父母和孩子很深的挫折感。因此,本章和下一章将陆续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处理的建议。同时,父母可以试着去发现这些处理的方式是前些章谈过的某一种教育策略和方法,或是综合了多种的策略和方法。
上学前的挑战
常会听到父母强调说:“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刷牙、穿衣、吃饭直到出门上学,真是一天中最有挑战性的时刻!”因为孩子们总是赖床、不肯吃早餐,甚至不肯上学。
林太太有两个儿子,每天早上家里总像菜市场一样吵闹,因为老大总是赖床,三催四请,直到不得不起床时,才肯起床。老二虽然能自己起床,却非得哭着要妈妈帮忙穿衣服不可。两个男孩都不爱吃早餐,不管妈妈准备的是什么,都得大费周章,连哄带骗加骂之后,才能结束早餐的战争,但也常因此而错过了校车,妈妈只好匆匆忙忙地开车送他俩到学校去。
在两个男孩不合作的情形下,林太太像用人般的忙着。当然,林太太也认为,把两个孩子送到学校是她的责任。可是,她却忽略了孩子也该有及时学习的机会,如果林太太一直照目前的方式照顾她的小孩,那么她的小孩将永远学不会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事,什么是自己应负的责任。
因此,父母可以跟孩子们讨论这些问题,共同找到解决的方法。例如为孩子买一个闹钟,并教孩子如何使用。同时告诉他,父母希望他能自己负责起床、穿衣服、吃早餐及出门上学。
在早餐的准备上也是一样。不论是谁准备的早餐,或是什么样的早餐,孩子都是唯一有权决定他吃不吃早餐的人。如果孩子不愿吃早餐,那么自然结果是会饿肚子,让孩子从自然结果的饥饿中体会他自己所做的决定。
如果因为早晨的不合作、东摸西摸浪费时间或赖床等许多原因而迟到,那么就让孩子在自然结果中(老师或学校的处分)了解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当然,如果孩子错过了学校的交通车,而路上交通又很繁忙,让孩子走路独自上学是相当危险的。此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处理这样的情形。切记!这种情况下千万不可开车送孩子去上学,或亲自叫出租车到学校。因为那都是一种特别的服务,也会让孩子误认为,如果想让爸妈开车送上学,早上只要赖床或东摸西摸等,故意快来不及,这样爸妈才会送上学。
1. 改变例行公事的执行。例如,孩子如果喜欢吃早餐,那么规定必得穿好衣服,做好一切事的孩子才能来吃早餐,如果时间来不及了,那只好不吃早餐,饿着肚子去上学了。
2. 只有在特别的情形下,才容许孩子留在家里不去上学。确立一个原则,孩子一定是生病了,才可以不去上学,这是不上学唯一的理由。因此,当孩子告诉你,他不舒服而不想上学,那他就必须躺在床上休息不能下床,直到第二天再说。当其他孩子从学校回来时,他也不可跟他们玩,因为他正在“生病”。
如果孩子吵闹,不愿留在床上,那么可以换一个方式,即要求孩子必须仍像在学校般,按功课表上安排的课程进行温习。并且在放学前的那段时刻里,不必理会小孩,跟他不要有任何的互动(包括中午让他自己单独吃盒饭),因为他应该在学校中,而不是在家里。
放学后的挑战
毅霖,9岁。毅慈,7岁。放学到家时,两人争着进门,并大声呼喊。跟母亲打过招呼后,放下书包就玩了起来。妈妈说:“到房里去,把衣服换下之后再玩!”两人于是进到房间去。不一会儿,房里又传出玩闹的声音,母亲走过去看了以后,很生气地说:“叫你们把学校制服换下再玩,为什么不听话?”然后就离开了,房里安静了一会儿。再度传出玩闹的嬉戏声,母亲很生气地冲进房里,吼叫:“还不换下衣服?我要打人了!”这时,两个孩子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慢吞吞地脱下了他们的制服。
约半个钟头后,两个孩子到厨房去吃点心,结果又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到处都脏兮兮的,母亲很生气,命令他们把弄脏的地方收拾干净。孩子们很不情愿,结果在母亲三番两次地检查、要求下,好不容易才收拾好。此刻母亲生气,孩子也不高兴。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母亲陷入与孩子的争执中。在碰到这种情形时,母亲可以利用自然的行为结果来使孩子警觉到自己的行为,而不需要使用无效又伤害亲子间感情的方法。
首先,母亲可以告诉孩子们,若是放学后不换下制服就去玩耍,那么隔天就必须穿着脏兮兮或皱褶的制服去上课。当孩子们了解这件事,但放学后仍未换下制服就玩耍时,母亲不必生气,也不必催促,第二天就让孩子穿着弄脏的制服去上学,如此孩子就能晓得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还是自己必须承担的。
另外,当孩子吃点心把厨房弄得脏兮无比时,母亲也不必生气,她可以拒绝做晚餐。当孩子们肚子饿,该吃晚餐时却未见妈妈做饭,他会问:“妈妈,今天怎么不煮晚餐?”这时妈妈就可以说:“不知是谁把厨房弄得又脏又乱,我不能也不喜欢在脏乱中做晚餐。”说完后,母亲可以离开,回到自己房间,这时孩子们就会知道是自己闯的祸,自然就会赶快把厨房收拾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