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忧心忡忡的母亲跑来找我,她有个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幼儿园刚开始教写字,家长也很重视,每天在家辅导,平时挺听话的女儿却每次都写得乱七八糟,有时根本就不肯写。现在是每到女儿学习写字时,家里就大哭小叫乱作一团。这位母亲为此茶饭不香,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和孩子父亲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怎么就生了个不爱学习的女儿?
我微笑着向这位母亲提了个问题:从女儿的角度来看,在学写字这件事中,她得到了什么?
母亲略一思索,猛然醒悟:女儿是8月底出生的,在班级中年龄最小,身体发育也晚些,而自己太急于求成。自从孩子开始学写字,得到的不是批评,就是打骂;学写字让女儿一再受挫,感觉不再被父母疼爱,如此怎能让她乐于学习呢?
前几天,在一次聚会中,我见到了正读小学二年级的斌。他在聚会上大声表演唱歌、朗诵,大方地回答大人们的提问;仿佛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这就是三年前在幼儿园不肯上学、连复述故事的作业也无法完成的那个小男孩吗?
斌的妈妈揭开了谜底。原来三年前,还在上幼儿园中班的斌,因为每次都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复述故事的作业,被同学嘲笑而不肯上幼儿园。妈妈没有简单地把斌不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孩子的懒惰、不爱学习,而是耐心地寻找原因。妈妈发现,斌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完整复述故事的原因,在于这孩子不善言辞、害羞又缺乏自信。同时,妈妈还发现孩子喜欢唱歌而且挺有乐感,于是就送他去唱歌班学习,并与幼儿园老师协商,暂时不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个作业由唱歌来代替。斌在自己喜欢又擅长的唱歌中体验成功,锻炼了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成功中培养了自信。现在,他不仅在学校学习成绩门门名列前茅,还担任班长呢!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医生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个性发展有八个阶段,在学龄前期的任务是解决主动感与内疚感这对矛盾。这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父母对儿童有目的性和导向性的活动的支持,有助于孩子主动性的发展。如果父母对儿童施加过高的要求,儿童就可能体验失败,产生罪疚感,形成自卑、畏缩的人格。
因此,对学龄前期孩子的父母来说,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做的,不是灌输知识和培养技能,而是从培养兴趣出发,帮助孩子在战胜挫折中体验成功,从而让孩子发展出受用一辈子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