⒉ 一模考试
5月6日~5月7日,睿睿到学校参加一模考试,考完后感觉还可以。
5月9日放学回来,睿睿有些不太高兴,原来一模成绩不太理想:化学77/80,物理95/100,语文98/120,英语105/120(数学另外单考)。班级排名第14名。
除了对自己不太满意外,睿睿还感到有些委屈:英语有好些地方本来是不该扣分的,至少被错扣了8分以上!自己是按题目的要求答的,是真正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是没有与区教委的“标准答案”相一致。如果这8分不扣,自己就能在班里排第3名。
我仔细将英语卷子看了,觉得睿睿说得对,便问睿睿:“那你为什么不向老师说明,要求改分呢?”睿睿说:“那样不好,标准答案是区里给的,老师不好擅自做主,我也不想让老师为难。再说,这只是个模拟考试而已。”我支持睿睿看轻分数的心态,只要将自己错的地方弄明白了就行,错扣的分数就随它去了。这也是我们在对待考试分数上的一贯态度。
睿睿一方面不再理会错扣的分数,另一方面,他认为这种死板的教育,会扼杀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发挥。英语不是数学,答案有时可以有很多;即使是数学,不是还提倡“一题多解”吗?
儿子告诉我,作为孩子,同学们都感觉在小学时思想最活跃、头脑最富有想象力,各种离奇的创意不断涌现,对事物和未来充满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试的份额日益增大,考卷成了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尺度。学生们为了争当好学生,只能“迎合”当前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各种考试,想方设法去按老师(或出卷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按“标准答案”回答问题,否则就会被扣分!而分数和排名对学生们又是那么的重要!在同学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一分一操场!”即分数相差一分,全区被刷下去的学生就会站满一操场。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反而被禁锢得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了,一个个硬被考试的“模子”给挤压成了一种模式——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实际上,学生们也挺委屈:我们不是不会用自己的创新思想去想问题,而是不敢去想与老师答案不同的答案!想了也没用,只会被扣分!
确实,中国的教育目前还是以考试为目标的教育,用“标准答案”将学生们自己的思想、创新意识都否定了。渐渐地,学生们自主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不敢有了,只知道去套“标准答案”,不敢有自己的想法。
曾听说,美国有一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状告老师:将“Open”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只教给孩子们为字母“O”,而没有引发别的答案。不然的话,孩子可将“O”自由想象成“太阳、月亮、圆、饼等无穷多的东西”。结果那位家长胜诉。
我不知道这一道听途说的真实性,但至少说明美国人对孩子们自由的思想是极其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