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也要参与家庭教育
母乳喂养很重要,因为宝宝在母亲的怀抱里的确能获得情绪的稳定,并且能产生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会依恋妈妈,若满足不了这种情感需求,宝宝就会母性失调。有种说法是,经历过母性失调的孩子将来出现反社会性行为或问题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学者们一直都很重视“母性失调”。其实这是过分夸大女性作用的理论。
根据鲍尔近年来的研究,母亲不只在喂母乳这一点上能够与孩子形成情绪上的关联。母亲在喂母乳的同时与宝宝进行交流,看见宝宝的表情就能明白宝宝想什么,听到宝宝咿呀学语的声音也能明白宝宝想表达什么,所以,只要是能与宝宝心灵相通的人,都会让宝宝产生依恋感。
在二战时期的纳粹集中营,曾有 6 名半岁大的孤儿被集中营里的大人轮流抚养。战争结束时这些孩子已经3岁了。虽然对大人没有什么依恋感,但孩子之间的感情非常好。按照母性失调的理论来看,他们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经历了那么多可怕的事情,早应该精神失常了。但战争结束后这些孩子并没有精神错乱。这意味着养育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母亲一人承担,爸爸、奶奶、爷爷、亲戚或者邻居都应该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人们以母亲最起码要给宝宝喂 6 个月母乳为由,把养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母亲。事实上,如果想让宝宝成长为思想行为健全的人,还需要其他人的努力。假如宝宝在跟母亲交流的同时,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他的思想将超越母亲而延伸到更广阔的世界。
有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画画时,在纸的正面大大地画了自己和妈妈,而在背面却画了一个很小的人,他说那个就是爸爸。
老师问他为什么把爸爸画在背面,孩子说:“爸爸好像是家里的人,又好像不是家里的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家,可早上吃饭的时候又见不到他,所以我就把爸爸画到背面了。”其实爷爷、爸爸、叔叔等男人也需要多陪一陪孩子,并学会与孩子交流。为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需要男人和女人的共同努力。
过去,韩国的爸爸虽然从心底里喜欢孩子,却决不在表面上表现出来,认为当爸爸就应该这样。时过境迁,现在的年轻爸爸在外面抱着孩子走是很常见的事情,没有人会大惊小怪。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照顾孩子是妈妈分内的事,妈妈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爸爸不应该太亲近宝宝。但宝宝的个性是在每天的喂养、穿戴衣物 游戏玩耍等琐碎的事情(其实是很重要的事情)中形成的,而在这些方面爸爸的参与也是必要的。
宝宝与爸爸在一起时能够学会爸爸的价值观并能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这能让宝宝增长不少见识。而孩子“想成为和爸爸一样的人”的想法,也会对他成人以后的择业观和成就感奠定基础。
韩国的社会规范不以家庭为中心,爸爸经常会加班到很晚,甚至连周末也要加班,所以大部分宝宝只是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很多孩子懂得怎样与妈妈交流,却不懂得如何跟爸爸玩耍。爸爸和宝宝呆在一起的时间越短,就越可能错过养育孩子过程中所能得到的各种经验和乐趣,造成父子关系的疏远。
现在不少妈妈也会出去工作,但我认为在宝宝上小学之前应首先考虑宝宝,错过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很多事情将无法挽回,而且这个时期印刻到脑海里的经历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管怎么忙与累,家长都应该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普遍认为“父亲已丧失了权威性”的这个时代,我们应该认真考虑这些问题。父亲平时不与孩子交流,疏远孩子,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孩子,这只会拉大父子、父女之间的距离。从孩子的婴儿时期开始,观察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父母从中感受到的喜悦是从其他任何事情中都无法得到的。人类成长的过程是非常神奇的,而婴儿时期的巨大变化更是如此。
现在的年轻人一般只生一两个孩子,所以就更需要爸爸好好珍惜能照顾孩子的每个机会。而且养育宝宝不仅仅是女性的使命,更不需要一天到晚都看着宝宝。再忙也可以利用宝宝醒过来后那一点空闲时间陪宝宝玩耍或给宝宝讲故事,哪怕只是说说话,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强百倍。
其实,宝宝和父母的感情好不好主要还是看做父母的能不能理解宝宝,而不是和宝宝待在一起的时间有多长。根据哈佛大学怀特博士的研究,在3周岁以前,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多于70分钟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会更聪明、更开朗。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