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忽视了宝宝的选择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 07:26  江南时报 

  DD妈的一个美国朋友说,住在中国,其实很想把孩子送去中国幼儿园,可是试过,行不通。中国幼儿园和西方幼儿园的根本差异在于:约束太多,选择太少。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外幼儿园的差异。

  当年DD妈在国际幼儿园任教时,就深有感触:唱歌时,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挑一个歌;唱“老麦克唐纳的农场”时,每人挑一个动物。你挑的歌再长,你选的动物再不合逻辑,老师也会照唱不误。做手工时孩子自己决定主题,户外活动更是自选项目。难怪这些孩子个个那么有主见呢。

  DD妈在国内的幼儿园也教过课,会选择的孩子明显太少,这个要当小汽车,那全班恨不得都要当小汽车。为什么?从小没太多机会选择。因此,DD还不会说话,妈妈就给他选择机会。虽不会说话,可我们会指呀,我们会“唔、唔”呀!长此以往,DD变成一个很有主见的小人儿。和妈妈去超市,妈妈看着购物单:“牙膏……”话音未落,他就举着一个亮亮的盒子给妈妈:“妈妈买这个!”妈妈一看乐了:“瞧我儿子多会挑,还是增白的哪!”妈妈一会儿又说:“油……”DD去拎最大的一桶,妈妈赶快阻止:“宝贝,这个油太贵了,也不怎么好。”指着另两种跟他商量:“大桶的划算,可是太重了;小桶的不划算,咱们买哪个?”DD说:“买大桶吧,我帮你提!”既然小男子汉这么帮忙,妈妈当然买了大桶油!(结果累得够呛!小家伙的帮忙是把部分体重加到油桶上!)和阿姨一起去买菜,DD也积极参与意见。阿姨颇得妈妈的真传,常问DD:“你想吃什么菜?”日子久了,DD进门就说:“我们今天买油菜吧,阿姨,还要绿菜花。”老板娘不解地说:“他多大?不到三岁?你这么大个人怎么听两岁小孩的指挥?”阿姨比她横:“你倒是教出个能指挥的两岁小孩我看看!”

  和老板娘有同感的人还不少。一次DD和妈妈一起与朋友吃饭,妈妈又习惯性地问DD“吃面还是吃米饭”,朋友是个好朋友,直言不讳地说:“他又不懂营养学,你怎么能让他选择?”妈妈说:“你注意到了吗?我不是问他‘吃面还是吃菜’,基本类别是我决定的,四大类均衡,他要再大一点才明白。但同样是淀粉类,他可以选择米饭还是面条。就像穿衣服,穿毛衣还是T恤由我决定,但他可以挑花色。”朋友是个辩论高手,说:“现在他小,你还控制得了,再大一点儿,这么有主见,没你的好日子过!”妈妈想了想:“唔,少年挑战父母权威期恐怕是不太好对付。不过,等他长大离家,我们可能要操的心会少一点,从长远看,还是有好日子过的吧!”

  妈妈赢了辩论高手,高兴地拉起DD就往家跑,边跑还边问DD:“你说咱们回家是坐小公共还是等班车?”点评:中国妈妈带孩子去法国旅游,一天,她带着孩子到法国朋友家做客,热情的女主人问客人喝点什么,妈妈回答说:随便。然后,女主人又问孩子喝点什么,未等孩子回答,妈妈抢先说:“别管他,我喝什么,他喝什么。”女主人很不理解:“让孩子自己选吧。”然而,妈妈还是固执地表示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必要,孩子最终没有得到选择的权利。

  有人说,中国的家长太累,责任心太强。的确不假,许多时候,家长成了孩子的“代办者”。从生活琐事到思考问题都代办到底。其实这样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和懒惰性,缺乏自主意识、自理能力和自我调控、管理能力。

  从教育的角度讲,让孩子学会选择,就是让孩子学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满足自己的心愿。而中国家长总认为孩子不懂事,一切需要大人包办,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受教育、受锻炼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因此,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己选择,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王展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幼儿园  家长  沟通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