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丒斯坦纳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位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曾说:“人类为了使自己更为富足,便从外在环境取用各种东西加入自己的生活中。但若不能对由外而来的东西心怀感谢、尊敬,便无法真正使外来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这不管是对形成身体养分的食物,或头脑中运作的知识,都是相同的道理。‘感谢’或‘敬畏’,是人类与外面世界取得关联的重要感情。”
我们已经久违了饭前的静默和感恩,早饭一家人急急忙忙吃完,赶去上学或上班,午饭各自在单位或学校用餐,晚饭一家人终于有时间平静地会食,又常常被电视中的动画片或新闻打扰,注意力全都集中于荧屏,这时血液集中到大脑皮层,影响消化道的供血,而且食物的色香味对有关神经中枢的刺激被抑制,感觉不到自己正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又怎能生发一丝一毫的感恩之情?
更糟的是父母还常把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带上饭桌,或者教训孩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不佳的时候,饭量减少甚至什么也不想吃,持续几天后,身体上的反应就出来了,无力、疲乏、虚弱。不愉快的情绪通过大脑影响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胃肠蠕动失调,食道、胃和肠的括约肌会强烈收缩。现代医学研究和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胃溃疡、神经性厌食、糖尿病、胆结石、高血压和精神病等多种心身疾病,与人们忽视就餐时的心理卫生有关。
饭前的静思和感恩,让我们把烦恼暂时放下,让宁静与喜悦充满我们的身心。伴随着这种仪式,我们回归到“吃饭就是吃饭”的本来状态,回归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我们感悟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食物的珍惜,对宇宙最高力量的赞美。赫舍尔认为:“感恩意识从我们一存在便给予了我们。它并不是从概念中产生的;在它被制定为概念或其内容被阐明以前,它就作为一种意识留在我们身上。它意味着承担任务,受到召唤,它体会到生活是获得,而不是索取。它的内容是为收到礼物而感激。它不只是一种生物学的授受关系……人如果不意识到自己蒙受了恩惠,就不会想到自己是人。感恩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是做人的本质特征。取消了它,就将泯灭人的特点。”
让我们也来和鲁道夫丒斯坦纳学校的学生们一起吟咏:
亲切的农夫,谢谢您!
亲切的太阳,谢谢您!
亲切的雨,亲切的大地,
谢谢美味的米!
太阳的光芒,
大地的恩泽,
忘不了你们的恩赐。
(选自《日本华德福幼稚园》,高桥弘子著,台湾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