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三则手机短信:
一、(致奶奶)“我现在衷(终)于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了。你也别解释了,我知道了,你爱钱比爱我多。你也别解释了,老天有眼,你死我都不会去看你一眼的,老天有眼。”
二、(致爷爷)“你们把钱好好留着吧!等你们死的时候,买一个牛*的骨灰盒,钻石的。我没什么好说了!”
三、(致奶奶和爷爷)“我这辈子不可能去看你们,我要去就遭天打雷劈。把给我的压岁钱留给你们死了用吧!我现在跟你们没关系了,你们没(有)孙子,计(记)住!”
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禁使人惊愕,心里透出一种悲凉。不知道该孩子的爷爷奶奶是否气晕过去?
这是一位15岁的初中生写的,他要报名参加学校推荐的一个训练篮球运动员的体校,学费每年25000元,向爷爷奶奶要钱。老人认为他几门功课不及格,应先学好文化课。他没要到钱,就发了这样的短信。
知情人说,孩子的父亲是“啃老族”,自己有工作,却住在老人家里,吃住全由老人开支。子效父行,父亲坐享其成,“啃”老家;孙子“啃”爷爷,理直气壮,不满足,就恶语出口,不惜伤天害理,竟说出灭绝人性的话。
“啃老族”是指当代社会上一些“啃”父辈的“寄生虫”:他(她)已成年,不去工作或虽有工作,但吃喝全靠父母,甚至还要靠父母资助结婚、买房、买车。难怪一些老人惊呼要节衣缩食,准备“支啃基金”。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教育后代“自食其力”的传统,西方更是要孩子明确成人之后经济自立的生活法则。这才是对子孙万代负责的家教观念。
现在时兴举行18岁“成人仪式”,希望这不要流于形式。成人,就意味着在思想上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生活上“自食其力”。
“啃老族”使我们面临后代之忧:今天,你“啃”老;明天,你的孩子将“啃”你。一代将不如一代。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旦不能“自食其力”,必将衰落下去。这是怎样的“危机”啊!
谈到孙子孝敬祖辈,不由地想起康熙皇帝尽孝。康熙皇帝的祖母是孝庄太皇太后。祖母病重之时,康熙冒着寒冬,步行到天坛跪拜,为祖母祈祷。祖母病危时,康熙守在病床前35天,衣不解带,夜以继日地侍奉。应该说,康熙的至孝品德是他完成伟业的修身基石。
古往今来,有多少孝道故事感天动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身为儿女,应该懂得:孝心永远不会大于母爱;在父母有生之年,唯恐尽孝不够,怎能心安理得去“啃”老呢?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