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印度裔英国人Satish Kumar来我上学的爱默生学院做演讲,我问他对于教育的看法,他说现行的教育体制应该废除。一个学校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场所是厨房,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我们日常的食物是怎样来的,学习怎样和别人一起劳动。其次应按每个学生的特点去发挥他们的潜力,不要有统一的标准,学校不是工厂,不能按照标准去批量生产。第三应提倡小规模学校,Satish创立的舒马赫学院仅35名学生,其中只有10名是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常住学生,另25名是流动的短训班学生。Satish说爱默生学院200名师生已足够多了,若要扩大招生,不如在别处另办一所爱默生学院。Satish还特别强调学校食物的质量,好的食物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Satish的母亲是位不识字的普通妇女,但他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智慧,母亲告诉他:“最伟大的老师是大自然,就连佛陀也向大自然学习。”“我们要向蜜蜂学习,蜜蜂从每一朵花中吸取一点点。”而人类往往向大自然索取太多,超过了大自然的承受极限。Satish强调学校一定要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接受教育。斯坦福健康医疗中心的Susan Johnson博士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学习忍耐、快乐、尊重、敬畏和观察的最伟大的导师。”
据说当有人问牛奶从哪里来,有的英国孩子还以为牛奶是从瓶子里来的。英国从超市买来的鱼和水里畅游的鱼已失去联系。3年前我在德国吃鱼,没有鱼皮、鱼头、鱼尾,只有白白的肉,怎么也猜不出吃的是什么鱼。中国的市场还能见到完整的带鱼、平鱼、黄鱼,还有完整的河鱼。但对于城市人,我们的肉食已经与日常生活无关,猪肉不是来自我们饲养的猪,鸡肉不是来自我们饲养的鸡,按经济学家的理论,这是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必然趋势。但我们越来越脱离真实的世界。如果肉食来自我们亲手饲养,看着小鸡、小鸭、小猪一天天长大,当我们杀死它们,让它们成为盘中美味时,我们会有一种怜悯、感谢,有一份珍惜之情。
这使我想起1999年随“自然之友”代表团考察德国的环境教育,许多地方都是主人给我们介绍如何开展环保活动,唯独一所华德福学校不是这样,他们不说开展了哪些环境教育,哪些环保活动,而是让我们看他们是怎样上课的。常识课上,有些学生到地里种地,有些学生榨苹果汁,有些学生做茶叶;初中生的手工课,有些人做木工,有些人打铁,有些人编织;据老师介绍,他们还让学生参加小麦的播种,收获,磨面,制作面包,最后大家一起分享。直到最近我才悟到华德福学校是把对大自然的热爱融入了学生的体验中,品尝自己种出来的食物,不用老师的说教宣传,他们自然懂得珍惜。
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把我们带离了土地,即使从道理上来说不少人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听到某处环境被破坏感到义愤填膺,但他们仍然追逐时尚,过度消费,相互攀比。因为他们看到的仅仅是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商品的真正价值,他们对食物和用品缺乏感情。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