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老师:
我是一个6岁男孩的妈妈,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大班。让我感到头疼的是,我经常接到幼儿园老师和其他孩子家长的投诉,我儿子又欺负其他小伙伴了。儿子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要高大些,他似乎很喜欢欺负其他孩子。记得有一次,他把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摔破了头。幼儿园的老师多次劝我让他转园,弄得我整日提心吊胆,说不定哪天他又闯出了什么祸。为此,哄、吓、打、骂,我什么招都使过了,收效并不大。我一直想不通,孩子才这么小,攻击性怎么会这么强呢?怎样才能把他变成人见人爱的乖宝宝呢?
雅姝
雅姝:
你好。你的孩子小小年纪攻击性却很强,确实让人很头疼,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这种行为是如何在孩子身上产生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感为目的的行为,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这期间年轻的父母不仅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而且食物也优先供应孩子,甚至不让孩子与他人分享,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家长的娇宠放纵,极易导致孩子为所欲为,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男孩受到攻击后,会急切地去报复对方,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极其有害,必须进行纠正。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独生子女给予较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性情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例如,消耗孩子的“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培养文化兴趣、绘画、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乃至逐渐转移攻击性行为。
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