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祖国、爱人民、遵守公德、塑造良好品格……我国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呈现“头大尾小”的“降落伞式”思路。近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民俗学会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年会上,专家提出,学校的德育目标得降降“调”,不妨借助“民俗”这一载体,使德育变得自然、亲切。
来自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柯玲副教授和来自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高级教师邵荣都认为,我国学校整个德育目标体系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倒置”状态,均从大处、高处着眼,遵循自上而下的逻辑结构设定。比如,现行的小学德育目标如此表述:“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个孩子如果连爱父母、爱家人都做不到,很难想象他会去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柯玲提出,“现行学校的德育目标,从本质看还需要进一步‘降调’。” 民俗专家认为,民俗教育进学校,将是一种融合私德和公德、兼顾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益尝试。因为民族精神、法制观念、荣辱观以及心理健康等现代德育内容无不与民俗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民俗世象入手,以民俗知识、民间节日、民间技艺、民俗游戏等活动为载体,德育内容的贯彻与落实会变得更加自然、真切,也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