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育子女的终极目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 09:00  《吴娟瑜的成功父母学》 

  养育子女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帮助他们脱离我们的生活,并且成功地进入他们自己的生活。

                                               —— 约翰·洛斯门

养育子女的终极目标
养育子女的终极目标

  如果你正好走到一个路口,往右是你所熟悉却跳不出窠臼的老路,往左是陌生却可能有好机会的新路,请问你会选择哪一条路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正在思考及评估?当然,答案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然而,此刻和大家讨论的不是究竟往哪边走比较好,而是我们在“下决定”时的习惯如何。

  通过长年来的辅导经验,我发现有些个案的困扰就是卡在“难以下决定”,而“难以下决定”的内在因素是“怕做错决定”,而“怕做错决定”的深层因素则是“担心被指责”。

  追根究底起来,原来我们害怕被批判、被指责,所以下决定时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尤其是从小接受到父母、长辈破坏性批评多的人,往往下定决心的速度就越慢。

  我曾经在公园看到一位父亲正在训练儿子走横梯,这个横梯下面有安全索,看起来没问题,也不难走,不少两岁多的小孩已经可以轻易地走过去。可是,这位约五岁的小弟弟一步也踏不出去,他眼中含着泪水,脚还不停地颤抖。目睹他的表现,气急败坏的父亲一面催促他往前走,一面大声地抱怨:“人家那么小的小朋友都走得过去,你为什么不敢走?”“你是男孩子,怎么一点男孩子的样子都没有?”小男孩仍是举步维艰,无助地哭着叫“妈”。

  一旁不以为然的妈妈看到这幅情景,对小男生的爸爸说:“老公,不要勉强他了!”没想到爸爸更加生气地责备妈妈:“都是被你宠坏了,才会这样胆小!”

  一旁其他的家长看到这一幕,都愣住了,我也是。

  五岁的小孩不敢走两岁多的小孩可以走过的横梯,不就是因为爸爸过度批评的结果吗?而原本可以做为缓冲剂的妈妈,竟又被爸爸责备,小男孩的稚嫩心灵,当然更加茫然了。

  曾经访谈过一位医师,他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有些妈妈带孩子来看病,孩子都已经高中了,问他哪里不舒服,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抬头看看妈妈,再由妈妈回答!”短短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子女多么依赖大人,而大人也多么习惯替子女做决定。

  我认识一位中学生家长,她替儿子买每一科的参考书,安排每一天的课程,每晚还坐在儿子书桌旁,拿测验卷让儿子答,直到深夜才让儿子洗澡上床。她甚至规定儿子只能看什么电视节目,且绝无妥协空间。

  我曾在拙作《大兵EQ》里提到一位父亲的抱怨。这位父亲埋怨当时正在外地服役的独子,总是三天两头打电话回家诉苦,都已经老大不小了,还说着想念妈妈的话,一点也不像男孩子。好几次,他接到儿子的电话,气得破口大骂,恼怒儿子为什么没法像别人一样可以好好地当兵,只会让他觉得丢脸。尤其当电话是由他的妻子接到的时候,总是看她抱着电话说个不停,眼中还含着泪,好似碰到什么大灾难,真是气死人。

  后来他实在看不过去了,便来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服他那不长进的孩子和不懂事的老婆。我想各位一定会同意,这位阿兵哥已经成年了,实在不该像小孩一样,碰到问题就紧抓着“原生家庭的脐带”不放手。

  所以,做父母的人若希望子女培养出果断、积极面对人生的能力,不妨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难题,以及适时做出决定。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