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嫂子和言言来北京,我带她们去了一次美吉姆(一家双语早教中心)。这是言言第一次去早教中心,丰富的玩具设施,紧凑生动的课程设置,让言言十分的兴奋,下课了还舍不得离开教室。对年轻的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我也很欣赏。
课后,在休息区,美吉姆的一个教育顾问和嫂子沟通对言言的观察,而我就负责“照看”言言。言言本来就很活泼好动,再加上刚才玩得很“high”,自然安静不了,一会儿又跑起来,一不小心在过道撞了一个小女孩,我把言言叫住让她道歉,没想到言言还真听话,回来很认真的蹲下来,看着小女孩说“对不起”。我还挺意外,想嫂子在家里大概进行了相关的教导。
言言很快又跑进了一间教室,那间教室里有不少孩子和大人。言言不管三七二十一,这看看,那碰碰,一会儿又发现了她情有独钟的滑梯。我心里有一点担心,一是担心嫂子找我们,一是不知道这间教室是供大家自由活动的还是正在上课,怕打扰人家,就想快点把言言带回休息区。然而,言言肯定是没玩够,这就有了冲突。我想硬拉是不合适的,而且言言玩两次滑梯也不会用多少时间,于是就把言言抱上滑梯。言言高兴的滑下来,也没有再滑,而是跑到旁边去弄车轱辘。这时候,我说:言言,我们去看看妈妈在干什么好不好?我怕她找不到我们了。言言犹豫了一下,说好。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休息区,结果顾问老师还在和嫂子说话,我就需要再照看言言一会儿。言言反正就是闲不住的孩子,看到花盆旁的石头搬了搬又放下,我笑,问她:重么?她说,还行。一会儿言言又对旁边的工作台感兴趣,伸手要去敲桌上的电脑键盘。我赶忙说:这个不能动,言言,这是老师工作用的,动了会打扰他们的工作。言言也没执意动,但还站在那里,大概她对电脑很有兴趣。我有心想把她带开,但又想她只要不碰人家电脑,在这看一会也是可以的。一会儿言言指着显示屏问:这是什么?我说:这叫“显示屏”,就像家里的电视屏幕一样。言言又指着键盘问:这是什么?我说:这是键盘,是用来操作电脑的。言言问了几句又看了一会儿,就走开了。
上面这些都是生活中十分普通的细小事件,实际上,这些日常琐事是“教育的主体”,每一件事情都体现了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传递或者影响着孩子对待事情的态度,也考验着我们教导的分寸。一方面我们要教导孩子一些必要的常识和规则,一方面我们也要重视孩子的特点、需要,允许和鼓励孩子的自主探索。
言言四岁多一点,对于这个年龄,世界对她来讲是非常新奇的,美吉姆这个新环境更是如此。那么她会很想看看这个环境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这是很健康和自然的。但是这对于我们大人来讲,需要多一点的耐心和精力,我们没有理由不欣然接受。言言是好动的,假如换另一个爱安静的孩子,我们可以去鼓励孩子探索,但也没有必要担心孩子太不主动,如果孩子喜欢静静的观察和思考,他通常会有谨慎和善于计划的特点,也很好。总之,我们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气质特点就好。
孩子的需要和我们的需要发生冲突也是经常的事情,这是对我们教育观和判断力的考验。比如有时候我们担心打扰别人或者弄坏东西,就像言言想去敲工作台上的键盘,制止是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马上就把孩子带开,当然更不好的是指责孩子或者粗鲁的抱开。再比如我们日常有聚会想出门时,孩子正在玩,还没有尽兴,或者衣服没穿好,这时候大人很容易跟孩子起急,其实并不是非如此不可,再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有一个缓冲往往更好。如果真的是特别重要的聚会,那就更提前一点做好准备。孩子感到自己的需要被重视,更多地被允许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人说到底是靠“自主能力”生存和发展的,幼年需要被重视、自发性被允许就是人的“自主能力”的来源。
这些都是细微的经验和体会,但在我看来,也可谓“小事不小”。而且,如果我们做得好,孩子会很通情达理,很省心,而越是做得不好,孩子就越麻烦,问题越多,大人越烦越没耐心,进入恶性循环。 文/孟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