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习是目的还是手段?

http://www.sina.com.cn    《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 

  学生为什么而学习(之二)

  ——学习是目的还是手段

  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生学习乐器,有的是因为喜欢音乐,有的是为了通过一定级别的考级可以在升学考试中加分(当然还有“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等等,与为了加分性质相同,本文不讨论,见本书其他章节的专门讨论)。这两种目的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为音乐本身而学习音乐,学习音乐就是目的,后者是为升学而学习音乐,学习音乐是达到升学目的的手段。其实,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目的,也同样可以分为这两类:目的和手段。

  在“学生为什么而学习?(之一)——多种目的”一节中,我们列出了20个选项,每一个选项,都表达了一种学习目的。注意分析这些选项,可以发现,其中9、10、11选项,即“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喜欢所学科目”、“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是以学习本身为目的的,其他各选项,无论是为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发展,还是为父母,为国家,学习都是一种手段。各种学习目的反映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是一种学习愿望,我们把这种愿望称为学习需要。以学习本身为目的的需要称为认知需要,以学习为手段的需要我们暂且称为其他需要,下面就看看这两种需要各自的特征。

  1   关于认知需要

  (1)  什么是认知需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认知需要是“要求知道和理解(事物),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认知需要是直接指向学习或知识本身的,也就是通过学习和获得知识本身,学习者就能得到满足,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

  (2)  认知需要的形成

  人和动物都有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本能,称为探究反射。即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人或动物都会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而把注意转向这个新异刺激。人类的好奇心就是这种探究反射发展的结果。每个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年幼儿童总是爱问“为什么”。这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认知需要,这种需要是比较笼统的:针对身边出现的各种新奇事物;又是暂时的:随着新奇事物的消失而消失。例如,儿童在看到一棵树的时候,才会问为什么树叶是绿的,看不到树的时候,一般就不会再问这个问题,而不会对这个问题念念不忘。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需要将表现为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的愿望,比年幼儿童的好奇心分化而稳定。极端的发展表现为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他们把知道某一方面的“为什么”作为毕生的追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则表现为“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喜欢所学科目”、“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等,即主要针对学校中各科的学习和各种课外活动。

  (3) 认知需要的意义

  当活动的一切外在的报偿不存在时,维持活动的唯一动力就是对活动本身的喜爱,无论学习知识,参加体育比赛,都是如此。因此,即使在“文革”时期,在学习不但不能挣到更多的钱,还可能受到批判的情况下,仍然有人偷着看书、学习,这就是“喜爱”,从“知”本身,就可以获得快乐;学习本身既然能成为“乐”,自然也就不需要其他外在的东西来维持,更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了。因此,认知需要,这种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需要,是最稳定的学习需要,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认知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快乐源泉,是其他任何满足无法替代的。因此,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认知需要,培养学生热爱知识,进而热爱学习,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

  2  关于其他需要

  虽然我们说,认知需要是最稳定的学习需要,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单一的认知需要不能维持持续的学习活动,这是社会生存方式决定的。对其他需要,可以再分为三种:发展需要,报答需要,竞争求胜需要。

  (1) 个人发展需要

  主要反映了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需要,包括表4.6.1中的以下各项:6.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竞争,7.很好地发展自己,12.证明我的价值和能力,16.将来能找到适合我的工作,17.为将来开创一番事业创造条件,18.将来能找到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

  个人发展需要是除认知需要以外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个人发展需要使得那些难以直接给学习者带来认知快乐的学习活动可以坚持下去。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是具备社会生活的基本文化知识和教养,具备社会生活所需的某一种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准备。

  (2) 报答需要

  反映了学生要以知识报答父母、报效国家的愿望。包括表4.6.1中的以下各项:4.满足家长对我的期望,5.报答父母的爱,14.将来为国家作贡献,19.为社会服务。

  一般来说,学生要报答父母和报效国家,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也应当注意到,一些父母把自己省吃俭用当做控制孩子的手段。在父母与孩子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听到这类的话:我为你花了多少钱(或干了多少事),你不好好学对得起我吗?这是一种类似欠债还钱的借贷关系,只不过是用学习成绩来还感情债,学习变成了还债。虽然这也会促使孩子去努力学习,但在这种需要的驱使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地感受到的不是学习的乐趣,而是因无法使父母满意所导致的焦虑。

  (3) 竞争求胜需要

  主要反映了学生把学习作为竞争的手段,从而提高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需要。包括以下几种对学习目的的表述,即

  表4.6.1中的以下各项:1.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2.让别人看得起自己,3.得到老师的重视,8.能挣更多的钱,13.不努力学习,就会受到家长的指责或惩罚,15.升学时,能上好学校,20.希望同学们佩服自己。

  竞争求胜需要的存在,是自尊不能满足的结果。这表现在:

  自我接纳程度低。如:“我经常感到别人对我毫不重视”、“碰到一位陌生人,我常常感到他比我强”等。

  伙伴关系不和谐。如:“我感到孤独”、“我的朋友比我期望的少很多”等。

  在家庭中感觉不好,不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如“家长经常不尊重我”、“家长总是斥责我”、“家长喜欢夸奖别人的孩子”等。

  得不到班主任的喜爱、鼓励、信任、理解等。

  即努力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好的学习成绩提高自己在家长、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地位。研究表明,成绩好的学生确实比成绩差的学生自尊感相对较强。但同时研究也证明,无论成绩好差,竞争求胜需要强的学生比竞争求胜需要弱的学生更缺乏自尊感。以“我经常感到别人对我毫不重视”一题为例(表中数据为回答“是”的人数的百分比),如表4 7 1。

  表4.7.1我经常感到别人对我毫不重视

  在班里的学习成绩   下等  中等  中上等  上等

  竞争求胜需要弱      13%  8%    6%    4%

  强                  21%  15%   9%    5%

  由表中数据可见,认为别人对自己不重视的人,成绩较差的比例高于成绩较好的,但同时,无论成绩在哪一档,都是竞争求胜需要强的比例高于竞争求胜需要弱的。

  而认知需要强弱两组间的情况与竞争求胜需要正好相反:认知需要越强的学生,越不认为别人不重视自己。这个结果表明,好成绩确实可以带来自尊感,但如果这个成绩对本人来说达不到“让别人看得起自己”的效果,自尊感还是不能满足。而对于认知需要来说,学习本身就可以满足这种需要,成绩是掌握知识的程度的标志,而不是和他人比较的标志。

  自尊由自我尊重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构成。竞争求胜需要所追求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但实际上,如果自尊依赖于别人是否看得起自己,也就是依赖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本身就意味着不承认自身的价值,也就不可能获得自尊。自尊未能满足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充分的自信。我们的研究表明,竞争求胜需要越强,对今后越不抱希望;在四种学习需要中,竞争求胜需要强的学生,对“今后充满希望”的比例最低。详见表4 7 2(表中数据为答“是”的人数的百分比)。

  表4 7 2我对今后充满希望

  学习需要类型     弱    强

  竞争求胜需要     71%  65%

  发展需要         63%  74%

  认知需要         63%  75%

  报答需要         66%  71%

  从表中数据可看到两点:①竞争求胜需要弱(71%)的学生比强(65%)的学生,对今后更抱有希望,而其他三种则都是程度强的人比程度弱的人对今后更抱有希望。②在这四种学习需要中,在程度强的组中,竞争求胜需要这一组的比例是最低的。

  另外,由于竞争求胜需要所追求的结果,一定要通过和别人比较获得,因此,其他的同学就变成了竞争对手,研究表明,竞争求胜需要较强的学生攻击性也较强。

  我们在前面提到,自尊得不到满足者,与同学、教师、家长的关系都不和谐,实际上,这正是竞争求胜需要产生的根源。正因为很少在群体关系中体验到和谐的快乐,使这些人相信只有在学习成绩上超过别人,才可能被人看得起,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竞争的关系,而不可能是不计利害的友爱关系。

  和认知需要、个人发展需要、报答需要相比,竞争求胜需要是一种消极的学习需要。

  总结上述各点,认知需要是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需要,其他三种需要——竞争求胜、个人发展、报答——都是以知识为手段的需要,即分别为把学习作为在竞争中求胜的手段、发展自己的手段和报答父母和国家的手段。从学生的前途和幸福着想,应当鼓励和保护认知需要,认可和鼓励个人发展需要,反省报答需要产生的原因,争取消除产生竞争求胜需要的根源。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培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