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庭素质教育探索

http://www.sina.com.cn    《发现母亲:好沟通是听出来的》 

  李晓凡 (1955~ )  母亲。哈尔滨市人。现任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家庭教育专家。十几年来,她潜心研究学校及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出许多科学有效的育子经验,撰写的数十篇论文分别荣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2002年入选“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在全国巡回报告,深受欢迎。先后荣获全国、省、市优秀家长,优秀家长标兵,好母亲,家庭教育辛勤园丁及德育先进个人和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省“十大杰出母亲”光荣称号。

  王尔生 (1954~2000)  父亲。吉林省人。毕业后分配在黑龙江省百货批发站工作,先后任驻上海采购员、办公室主任、副经理,后任康安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王   根 (1983~ )  儿子。哈尔滨市人。现就读于吉林大学日语系。曾荣获省、市“十佳少年”,市“文明青少年标兵”,市“十大校园之星”,全国“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称号,他的名字被刻在“中国少年榜”上。因从小接受良好的学校及家庭教育,他发展全面、品学兼优、爱好广泛、性格开朗,迄今荣获的各类荣誉证书已达百余种。

  王东华按: 2002年,李晓凡老师作为全国优秀家长,入选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宣传科学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李老师的教育事迹也由此进入越来越多的家长视野,影响着越来越多家长的教育观念。

  与其他优秀家长有别的是,李晓凡老师的孩子王根现在看来似乎还算不上十分出色,他既没有考上北大、清华,也不是某个领域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更与众不同的是,李老师在报告中也不是大谈孩子的优点,往往还不断“揭露”孩子身上的种种缺点和问题……

  然而熟识李老师和她孩子的人,都发自内心地认定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家长,而她的孩子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青年。

  李晓凡老师的教育魅力究竟何在呢?

  首先,李老师力图实施的是一种真正的素质教育。

  没有哪个家长不盼子成才,但什么才算成才呢?许多家长认为:成才意味着在课业上拔尖。于是看书——做作业——考试几乎成了孩子生活的惟一旋律,而分数不仅成了孩子命运的晴雨表,同时也成了家长的“命根子”。有的家长思想观念虽然开放一些,有意识地锻炼孩子课业之外的其他能力,但一旦面临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就又退回到追求分数的老路上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老师始终坚持其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孩子优秀的综合素质作为自己的家庭教育目标。即使身背“优秀家长”以及王根荣登“中国少年榜”的压力,她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为虚荣和面子勉强自己和孩子为分数奋斗。

  虽然王根最终没能进入声名显赫的大学,但他擅长绘画、演讲、辩论、音乐和体育运动,并且样样表现都很出色;他善良、宽容、大度,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种综合素质恰恰是今天某些“优秀”学生们所缺乏的。尽管这些素质还没有表现出其强大的力量,但无疑会为他的未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也许会比他的同龄人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其次,李老师给孩子营造的是一个平等、自由的成长氛围。这种平等生动地体现在母子之间的称呼上。其实相互“没大没小”的称呼只是表象,它反映的是存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深层的平等意识。只有在平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从精神层面上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而这一点,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同样是极其缺乏的。

  与平等同样宝贵的,就是自由。对于今天被困在课业“围城”中的孩子来说,最渴求的恐怕就是玩的自由了。在很多家长的意识里,玩就等于荒废时间。其实,玩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孩子一生中掌握的大多数知识和能力都是从“玩”中得来的,所以说,有益的玩就是学习。对于这一点,李老师显然有着深刻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她才放手让孩子去玩,并最终“玩”出了一个综合素质很高的孩子。

  再者,作为家长,李老师具有深刻的自我反省意识,而这一点也是很多家长缺乏的,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的。几千年来,在家庭中,我们的家长一直以权威自居,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今天的家长虽然进步一些,但骨子里的权威意识仍然存在,只看到孩子的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当然更意识不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源于家长的问题,所以只听到埋怨孩子而听不到反省自己的声音。

  李老师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家长,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难能可贵的是,她同时又是个勇于自我反省的家长,所以她能随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不让自己的问题“传染”给孩子。这种反省的过程可能很痛苦,但结果是甜的。通过反省,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以不断改进,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好,亲子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融洽。

  除此之外,李老师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家长借鉴的东西,这些可以从下文中细细体会。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孩子教育上有一种快乐感。”这是李老师的感受。遗憾的是,今天有着同样感受的家长真是太少了。他们常常被孩子的教育问题搞得精疲力竭、心力交瘁,而将快乐寄托于未来。其实,一个从教育中得不到快乐的家长,他的教育效果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很难从孩子的未来中得到快乐。我们相信,只要能像李老师那样去做家长,不仅教育的过程是快乐的,教育的结果也必将充满甘甜。

  我的儿子王根,今年已经20周岁了,现在就读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从小到大应该算得上成长得比较健康。有人称他是“高产作家”,因为他荣获过许多荣誉证书,主要是学业、思想品德和艺术特长等方面的。他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荣获过全国中小学生日记大赛的一等奖;在艺术特长方面,他多次获得国际、全国、省、市绘画比赛的大奖;在思想品德方面,他曾经荣获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佳少年”,哈尔滨市“文明青少年标兵”“十大校园之星”等光荣称号。1996年他被授予全国第二届“宋庆龄奖学金”,后来他的名字被刻在了“中国少年榜”上……

  王根获得过很多荣誉,大大小小的证书有上百件,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仅靠的是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学校老师的培养和社会为孩子创造的良好环境。

  不过我想强调的是:孩子虽然有了这点成绩,但他不是超常儿童,也不是聪慧过人的学生,更不是完美无缺的孩子,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贪玩、淘气、学习成绩并不拔尖的学生。男孩子特有的缺点,儿童时期常见的毛病,他几乎样样沾边。有人总结出教育中的“第十名现象”,他可以算是个比较典型的代表。

  从性格上看,他开朗、大度、幽默,虽然长得并不帅气,但很讨人喜欢。与这些优良品格并存的是他办事、学习马马虎虎、大大咧咧、丢三落四的缺点。我记得王根很小的时候,如果我不在家,他有事出去需要给我留个便条,由于急着出去玩,落款时经常把“儿子”两字写成“儿了”。所以小时候我经常在别人面前称他是我的“儿了”。

  从他的心理状态来看,他健康向上,善思善辩,承受能力强。当他失去最心爱、最信赖的爸爸的时候,可以说是他人生的大不幸,但他能把痛苦的一面留在心底,把快乐的一面留给我,留给他的伙伴们。还有,当他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刻在“中国少年榜”上时,面对别人的夸奖,他不以为然。

  2000年我与王根去了上海,当我们母子俩来到宋庆龄陵园中看到展示的“中国少年榜”时,他只是用手摸着石碑上刻着的自己的名字,对我说:“唉,太可惜了!我爸爸不知道儿子的名字已被刻在榜上,今天可以告慰爸爸,我是他优秀生命的延续。”当他看到我眼圈里的泪水,又马上风趣幽默地说:“妈妈,我可以用这个名字教育我的儿子,培养你的孙子啦!”王根就是这样,在荣誉面前很淡然。

  从学习态度上看,王根可以算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喜欢接受方方面面的知识,善于思考,乐于创新,思想也比较活跃,但他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我曾把他的学习作风概括为“两懒”作风,即脑懒、手懒,也就是我们家长所说的“耍小聪明”。

  ……

  这就是我的儿子,他可能算不上高才生,但他无疑是个综合素质高的孩子,而这正是我最欣赏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父母  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