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母,总是担心做得不够好,生怕一丁点儿的闪失便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于是,除了依靠我妈妈——这位永远的坚实后盾,我不落人后地买育儿书,上网查资料,报读亲子课程,隔三岔五地和新晋妈妈、资深妈妈们交换心得。但凡我能想到的、顺耳听过的,都试了个遍。
然而后来,慢慢发现,其实照顾孩子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用心观察你的孩子。因为,育儿是一件永远无法标准化和量化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也将带给你永不重样的惊喜与快乐)。唯有细心观察孩子身上每一点变化,在适当的时候,决定是沿用或改进现行的育儿方法,还是另选其他,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懂得他不用开口的表达。
曾经为球球要不要在家里穿袜子,跟我妈妈,也就是球球的姥姥,“抗争”了近一年之久。姥姥习惯了在家不穿袜子,说那样舒服,也自在。所以在球球跟姥姥一起的时候,球球就得跟姥姥一样,不穿袜子。球球妈很接受不了这一点。一是小洁癖在作怪,觉得不穿袜子始终不是那么卫生;二来,一般常识都会认为,小孩子不穿袜子会着凉。
无奈的是,姥姥在这个问题上很坚持,说孩子火气大,不穿袜子反而好。至于卫生,家里有我这么一个洁癖妈妈,根本不可能存在卫生问题。
在长达数月的“拉锯战”以及“观察”过后,我发现球球并没有因为不穿袜子而生病,似乎不穿袜子他反倒更舒服。既然有利无弊,我也就不再跟球球姥姥争了,乐得做个孝顺女儿。更为有趣的是,我竟然渐渐成为这项“宝宝不穿袜子运动”的志愿推广大使,总是情不自禁地和朋友们分享孩子不穿袜子的好处。
无可否认,老人在育儿观念、方式和方法上,一定和年轻妈妈们有所冲突。但是不是老人的方法一定就错,而我们一定要坚持己见(也就是所谓的现代科学育儿法)呢?简单地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上写的育儿方式,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那些在我们看来可能“过时”、“落伍”,或者与现代观念不是那么切合的方法,未必就一定不适合。
慎重选择,潜心观察,及时验证。只有适合的,才真的是最好的。有人说孩子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妈妈的面孔开始的。那么从这第一眼开始,便注定了妈妈生命里不变的守望,用每一次长久的凝视,交换每一分贴心的懂得。
球妈分享:亲力、鼓励、独立,育儿三准则
育儿虽然繁索,但在长久的观察与体验过后,我想,或许可以把育儿归结为三个“Li”吧。
亲力:零到六岁儿童的成长过程,非常有趣地将人类文明的进程重复了一遍:从水生到爬行,再到直立行走,从单音节到简单字句,再到完成语言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都会延及未来一生。因而,父母的亲自照顾与教育十分重要。
父母要懂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付出,当然,这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时间,而是从心出发的投入。
鼓励:在孩子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父母往往无从提供太多实质性帮助,但却可以守护他的心灵。鼓励与赞赏,往往是培养情商最好的办法。
在鼓励中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在安全中建立自信,在自信中开展创造。
独立:即使亲如血肉相连,也终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的人生轨迹。父母需要不断学习如何去尊重,并信任自己的孩子,让他懂得平等与独立,提高逆商。
爱你的孩子,但别让你的爱成为孩子的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