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矛盾是生活调味剂。当矛盾消除时,就会觉得心瞬间畅快明亮起来。但是如果矛盾持续的时间过长,孩子会变得暴躁不安。如果这种暴躁的情绪一直压抑着他,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使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成长。
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可以说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可是一旦弟弟妹妹出生,他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曾经所有人将关爱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现在却在弟弟妹妹身上,他会觉得莫名其妙,精神上受到打击。我的孩子也是如此。其实孩子长大懂事的时期家家不同,但是,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生,家中大一些的孩子,无论是一周岁也好,两周岁也好,就必须长大,必须做一个大孩子应该做的事。从孩子的立场来考虑,这的确是难以接受的。
可爱的泰晶享受所有人的关爱成长着,但是弟弟出生之后,她就总是发烧。泰晶曾经觉得妈妈就是整个宇宙,现在妈妈身旁突然躺着另一个孩子,占有了本属于她所有的关爱,她心里是多么埋怨妈妈,多么讨厌弟弟!有人说,这种打击就像妻子看到丈夫和另一个女人同床的感觉是一样的。我只能从一夜间长大的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体量,当她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衣服时,我会不停地称赞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般只和小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当然对他是百般疼爱,但是当姐姐在身旁的时候,我就故意把小儿子说得一无是处。“怎么自己不会穿衣服?怎么不说话,就知道哭?”等等。 这样几次之后,两岁半的泰晶一面做出不满的表情一面说:
“他还是个孩子才这样。”
此后,姐姐开始承担起照顾弟弟的工作,因为她知道弟弟还小还需要照顾。照顾孩子是件辛苦的事,所以没过多久,泰晶也就没耐心了。从那以后,我在弟弟身旁不管做什么,她都不管不问。
“这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小孩,不是我的竞争对手。”
泰晶回到了正常的状态,我也可以全身心地照顾洪元。只要将心比心,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或许当孩子长大些,她会排斥弟弟,想要拥有一些和妈妈独处的时间。这时,我会紧紧地拥抱她说:
“你是最特别的,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份爱,第一个生命。就算是买衣服,第一次穿在身上时也是感觉最爱惜最漂亮的。你就是这特别的第一个。”
这比任何话都有效果。后来当她和弟弟吵架的时候,我也不去追究,而是以我们那次对话时的表情温和地注视着她,就像对她说,“你是最特别的。”也许不会一次奏效,但会缓和很多。如果孩子经历过长时间的心灵伤痛,要耐心细心地慢慢治疗,但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学校生活有时候会让孩子身心疲惫。得到老师认可的孩子不会这样,但是被老师训斥的孩子当然会垂头丧气,甚至还会失去自信。妈妈又不可能天天去学校照顾孩子,大部分妈妈只能相信孩子在学校一切顺利。有的妈妈忍不住动不动就去学校看孩子,这并不是个好办法。在妈妈的监视下,孩子能在学校里生气勃勃么?
但是妈妈也不能不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要时时留意,孩子是否遇到难题,是否在班里被孤立,是否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
洪元在四年级的时候曾经历过一段考验。他以前总是很快做完作业就出去玩,后来做作业的时间却越来越长。我走进他的房间一看,他正在抄书,大概10页。看到这一幕,我想大概有什么原因,不过还是装作不知道,对他说,“洪元胳膊的力气会越来越大。”然后就出去了。几天后,他又在做这个作业。我明明知道他在受罚,但还是鼓励他,“教科书的文章每天都这样完整地抄写,洪元会成为最棒的作家。”我装作若无其事,对他却更关心。但是一周过去了,他还在写同样的作业。虽然学校的事情是老师的权限,但我认为现在是妈妈出面的时候了,于是在《家园联系手册》公告栏里留下一封信。
“您好,老师。您要给这么多孩子上课,真是太辛苦了。洪元在学校里很好,真心地感谢您。洪元这一星期总在做同样的作业,我觉得他很认真就表扬了很多次。老师,希望您多照顾他。 洪元妈妈_徐亨淑”
老师再也没有布置过那样不合情理的作业。洪元就像什么事也没有一样又每天有说有笑。孩子不管在学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在妈妈的关爱和信任下,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孩子们渐渐长大,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难。早熟的泰晶从小学三年级末开始,就喜欢读历史书籍,到了四年级就有很强的批判意识,居然说正不压邪,因为书上说独裁军队首领利用国民,而不是为国民谋福利。她似乎在书本里陷得太深,有点自寻烦恼。泰晶甚至觉得弟弟也对自己以怨报德,心情郁闷,事事都看不顺眼,总想将是是非非分辨清楚。我想对孩子讲点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个引导者,但终究能力有限,能做的也只是求助于别人。这时帮助我的是宗教信仰。自从信仰天主教以来,她的内心平静了很多,因为她找到了何时何地都能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万能之主。好像她不曾经历过这种烦恼一样,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我向她推荐了几本书,想帮她理智地度过青春期。
那时,我向泰晶推荐的书有《弗朗西斯科的休眠之花》、《马瑟里诺的奇迹》、《菩提树之笛》等一类。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妈妈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最好从一个较远的角度,细心地观察,耐心地等待,精心地照顾,这也是一种智慧。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