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兄弟和姐妹--过去与现在(2)

http://www.sina.com.cn    《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 

  “也不尽然,”一位父亲反驳,“我哥哥和我从一开始关系就非常亲密。当我还小的时候,我妈妈总是吩咐他来照顾我,他一直温厚和蔼地欣然接受——哪怕妈妈坚持要他看着我把奶瓶喝光光才能出去玩。我可不想就这么把奶瓶喝干净,而他也不想就这么干等着,于是他代我把瓶里的奶给喝掉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一起出去玩儿,然后找他的朋友去了。”

  每个人都哈哈大笑。一位女士说:“这让我想起我和我姐姐的故事。我们俩总是勾搭在一起,攻守同盟,尤其是在我们十几岁的那段日子里。只要想捉弄妈妈,我们俩就会联合在一起。如果妈妈训斥或是责骂了我们,我们就会进行绝食抗议——两个人轮流,每次一人。这法子搞得我妈妈简直快要发疯,因为她总是担心我们太过消瘦,要我们喝蛋酒还有奶昔。因此,当我们拒绝进食,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惩罚。不过,她不知道,我们其实还是吃了东西的。没有绝食的那个家伙会给当时正在绝食的那个带吃的来。”

  她停顿了一下,皱了皱眉,“不过,我的妹妹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了。我始终不喜欢她。她比我小10岁,每天日出日落大家只会围着这个‘小宝贝’转悠。对我来说,她只不过是个被宠坏了的小捣蛋鬼。到现在还是这个样子。”

  “估计我的姐姐们也是这么评价我的。”另一位女士说,“她们分别比我大8岁和12岁,我觉得她们对我心怀嫉妒,因为我是最得爸爸宠爱的孩子。此外,我还有很多她们所不具备的优势。我出生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好了,而且我还是家里唯一一个念了大学的孩子。我的两个姐姐都在19岁的时候就嫁人了。”

  “自从父亲过世之后,我和母亲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密切,直到现在也是这样,母亲跟我的孩子们也很亲。最近,我们谈到想把她的房宅户主变更为我们母女联名,你简直无法相信发生了什么情况。当母亲把我们的计划告诉我的两个姐姐的时候,她们一蹦三尺高,勃然大怒:‘我们买房的时候就得按揭……我们为了现在拥有的一切奋斗了多少年啊……她倒是上了大学……她老公也是大学生……他的工作多好啊。’”

  “现在,最让我烦恼的是,我的外甥和外甥女们也都对我的孩子们心怀怨恨。他们会说:‘姥姥,你怎么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他们身上啊?你再也不来看我们了!’这种嫉妒的情绪看起来永无休止,并且已经从一代人传给了下一代人。”

  房间里一片叹息声。有人说我们这儿处理的净是“沉重话题”。我觉得有必要在继续推进之前先做一番总结:“我们已经审视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以及我们的孩子们的童年时代,现在看来,我们能说的就是,我们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会对我们的早期生活产生有力的影响,制造或好或坏的强烈情绪;同样是这种情绪,会贯穿到我们成年以后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当中去;最后,这些情绪还可能会传递到下一代人那儿去。

  其实还有更多内容可以总结出来,但我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我又一次想起自己的哥哥和姐姐,他们把我当成一个惹人讨厌的“跟屁虫”,即使到了现在,我已经算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大人了,有时候还会感觉自己“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打转转”。我大声问:“我想知道,如果说早期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这些经历决定了今天我们的行为、想法或对自己的看法,是不是有点儿扯远了呢?”

  几乎没有片刻踌躇,四个人立刻举起了手。我向其中一位父亲颔首致意。

  “绝对没错!”他说,“我是扮演当家作主角色的那个人。我认为这是因为我在三兄弟当中排行老大。在弟弟们的眼里,我就是仁慈大君、好好先生。他们总是对我心怀敬仰,我说什么他们都会照办。有时候我也会揍他们一顿,但我更会在社区恶霸欺负他们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他们。”

  “就算到了今天,我还是担任着‘顶头上司’这样的角色。最近,有个很好的机会,我可以把我的公司卖掉,交易条件要求我继续为新的业主打理生意。但我了解自己,我绝对不会这么做,我必须是当老板主事儿的那个人。”

  “兄弟五人当中,我年纪最小。毫无疑问,我坚信哥哥们影响了我今日看待自己的方式。他们全都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每个人都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无论学术还是体育运动方面,凡是你能想得起来的,他们都在行。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一直不断地想要追上他们。他们玩儿的时候,我就待在楼上钻研功课。他们永远也看不透我,还总管我叫‘收养来的孩子’——当然他们是怀着疼爱的心情说的。”

  “时至今日,我依旧不断鞭策自己,片刻不敢停歇。我妻子说我是‘工作狂’。她不明白,我身体中的某一部分还一如往昔,永不停步地拼命追赶着我的诸位哥哥们。”

  “很早以前我就放弃追赶我姐姐这档子事儿了。”一位女士说,“她长得漂亮,又天资聪颖,根本没人能与她抗衡。而她自己对此也心知肚明。”

  “我记得,大概在我13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们正忙于梳妆打扮,为赶去参加亲戚的一场婚礼。我当时感觉自己看起来非常漂亮,而她对着镜子站在我身旁说道,‘我就是3G女孩——秀色可餐(Gorgeous)、魅力迷人(Glamorous)、光芒四射(Glorious)。’然后她看了看我又说道,‘而你是3S女孩——甜美可人(Sweet)、单纯质朴(Simple)、真诚正直(Sincere)。’我一直没有忘记她这番言论。直到今天,如果有人夸赞我,我总是会想,‘咳咳,那是你没见到我姐姐’。”

  “我也深受我姐姐的影响。”一位女士轻声说,有几个人稍稍欠了欠身,听她讲述。“她总是……令我感到尴尬窘迫。”她犹豫了一下,吸了口气,继续往下说,“自打我记事开始,她就饱受感情问题困扰,并且一直做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搞得我总得在朋友面前辩解一番。我父母总关注着她,这让我感觉我必须得做个不让人操心的好孩子,使父母能够指望得上我。尽管我是妹妹,但我总觉得自己才是年长的那个。”

  “时光流转,唯一的变化就是我姐姐的情况日益恶化。每次我看到她——尽管我知道一切并非是她的错——我还是很反感,好像她欺骗了我,剥夺了我原本正常的童年。”

  我在倾听,心中充满惊奇。一直以来,我都知道,父母在决定孩子生活的进程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直到此刻,我方才头一次意识到,原来兄弟姐妹在对彼此命运的影响当中也发挥着如此强有力的作用。

  我的眼前,一边是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子,有人说自己还必须充当主事人的角色,还有人则仍在鞭策自己不断追赶竞逐;一边是成熟女士,有人仍感觉自己永远够不上标准,还有人则因为必须要做“好孩子”而饱受煎熬。而这一切,主要都是因为他们的兄弟姐妹带来的影响造成的。

  就在我忙着努力消化自己的种种新想法的时候,突然注意到小组中的一位男士已经说一阵子了。我强迫自己收回思绪,集中精神聆听他的描述:

  “……嗯,也就是说,在我们家,比较不靠谱的那个人其实是我父亲。我母亲是个非常亲切温和的人,特别冷静淡定。但我父亲脾气暴躁,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他会在离家的时候跟我们说他要出门两天,实际上至少要晃上两个月的时间才回来。所以,我们一家人或多或少地都会抱成一团,保护彼此。年长的孩子会照顾年幼的弟妹,从学校毕业后,只要到了工作要求的年龄,我们就全都开始打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收入交到家里。如果我们一家人没有团结在一起,那么没有人能够撑到现在。”

  房间内有人在窃窃私语:“嗯……真感人……幸福的一家人。”最后的这个故事触动了小组成员内心最深处的热望——让自己的孩子也能怀着爱意、支持与忠诚来彼此相待。

  一位女士说道:“这样的故事真是鼓舞人心!你刚才描述的情景完全是我一直以来心心念念期盼着发生的。不过,听了你的故事,我也挺气馁的。我曾经听说过也有其他的家庭因为父母严重不和而导致孩子们凑在一起相依为命。想到我丈夫可能会为了让孩子们学会以礼相待、宽容互助而不得不把我丢开不管,我真是郁闷啊。”

  “在我看来,”一位男士评论,“整个问题其实就像一场关于遗传问题的赌博。如果你够运气,那么你的孩子们就会个性相符,和平共处,大家其乐融融。要是倒霉的话,你可就麻烦了。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伙计们,这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我不接受‘我们无法掌控’这样的说法,”另一位女士反驳,“今天,在这里,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家长的故事,他们把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搞到更糟,其实是他们自身的原因把孩子们弄得分道扬镳。我之所以参加这个小组,是因为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们能够彼此成为朋友。”

  我好像以前曾经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话语?我大声说:“你使我想起了10年前的自己。那时候,只有我为这个问题抓狂。我打算亲自研究一下,争取让我家的两个小子成为朋友。结果,我发现自己简直登上了一架情感过山车,情绪上的跌宕起伏随时出现。每次当他俩在一起玩儿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就禁不住洋洋得意。我会认为,‘瞧,他们还真是互敬互爱的小哥儿俩!我这个妈妈当得可真棒。’而每次当他们打作一团的时候,我就会陷入绝望之中。‘他们俩互相憎恨,彼此仇视,这都是我的错!’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天就是我终于放弃了‘好朋友’这个梦想,转而以一个更为实际的目标取而代之的那一天。”

  这位女士看起来有点困惑的样子。“我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搞懂了你所说的意思。”她说。

  “我不再担忧这两个小子是否能够成为朋友,”我解释,“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他们有相应的心态和技巧,从而让他们自己感到需要建立起互爱互助的关系。他们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我不希望他们一辈子都把时间花费在谁对谁错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上。我希望他们能够把那种想法抛诸脑后,学会如何真正互相倾听,如何尊重彼此之间的不同,如何找到解决此类差异的方法。就算他们因为个性所致无法成为朋友,至少他们能够掌握交朋友和成为别人朋友的能力。”

  这位女士看起来颇为吃惊。我能明白这是为什么。我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让自己接受了我刚才轻快自如地替她总结出来的那一段话。

  “请大家明白,”我继续说,“总有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令我感觉疲惫不堪,心烦生厌,或是暴怒不已,我没法再使出一丁点儿力气来对付他们。但是,当我能够帮助他们从一场闹翻天的争吵中脱身,转为展开理想的讨论,这时候我感觉自己非常了不起,一切都很美妙——我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家长。”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样,”她说,有点儿紧张。

  “我所做的其实没什么神秘的。我所采用的技巧,你们也全都可以加以应用。”我帮她打消疑虑,“而且,从下星期开始,你们也将就此展开实践。”

  她虚弱地笑了笑。“我可能都撑不到那时候了呢,”她说,“那么在此期间我要做些什么呢?”

  现在我面向全组人说:“我们用这周时间来观察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挑起了孩子们之间的斗争。别让他们的冲突白白浪费了,把那些让你苦恼忧虑的事件或对话都记录下来。下一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发现并且由此展开讨论。”

  下课后,驱车回到家中,我发现自己的思绪放到了儿子身上,他们现在,已经长大了。而我的脑海中,上周感恩节晚餐之后的那段对话,依旧活灵活现,仿如昨天。

  忽然间,我又一次置身于自家的餐厅,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听着开始清理厨房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对话。

  最开始,他们互相取笑着,嘻嘻哈哈地干着手头的家务琐事,每个人都声称自己具有与众不同的专长,对那种油腻腻惹人厌的活计避之不及。接下来,随着俩人开始对各自就读的大学及专业进行比较,对话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们两个人,一个读科学专业,一个攻读艺术方向。突然间,俩人爆发出了激烈的争论,焦点在于艺术家和科学家谁对社会更重要。“瞧瞧巴斯德。”“哼,那你看看毕加索。”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地争个不停,每个人都力争将对方说服。最后,俩人全都搞得疲惫不堪,只得勉强承认艺术家和科学家这二者均有价值。

  片刻的安静之后,对话又重回老路。累积的愤怒又开始重翻旧账,他们再一次开始就谁对谁做了什么且原因何在展开争论,每个人都摆出一副成熟的姿态重新据理力争。过了一会儿,情绪又有所变化。昔日搞笑欢乐的温馨气氛再度飘散而出,两个孩子互相击掌,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切就好像同时有两股力量作用于他们:一股力量在他们利用彼此间的差异来定义自身的独到之处与独立自我时将他们分开,而另一股力量则将他们推到一起,使他们了解自己那同样独一无二的同胞兄弟。

  我在隔壁房间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他们的对话,惊异于自己是如此的放松自在。我意识到,在他们两人关系的那种转瞬即变的“热度”中,我只投入了极少极少的情感因素。我知道,童年时代那种无法让他们实现亲密无间状态的兴趣爱好及性格气质方面的差异依旧存在。但是,我也知道,经过这些年月,我已经帮助他们建立起了跨越双方分隔遥远的个性孤岛的连接桥梁。如果他们需要彼此接近,其实他们的实现手段很多很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沟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