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有一次,海因利希·冯·斯坦因博士老老实实地抱怨说,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他一句话也不明白,当时我对他说,那是正常情况:从中明白了六句话,也就是说,体验了六句话,就已经将凡人的水平提高到高于‘现代人’所能达到的地步。”
对于一本书的阅读,要全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如果真的理解了几句话,哪怕只是几句话,也是无上的福分。
读尼采的东西,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喜欢!为什么以前这么长的时间里,我竟然一点也没有接触呢?记得也接触过,但竟从未有过真正的感动,就连当年“西方哲学热”,尼采红得发紫时,也没真正感动过,甚至还有些反感。记得有位男生在班上搞尼采讲座,我很不屑,听不懂,也不想去弄懂。
其实,上帝一直在开示,但只有当你心灵敞开了,你有了接受的能力时,开示才具有意义。
尼采一直是存在着的,但只有到了今天,我已经具有接受他的能力,我内心的窗户已经打开,他才突然间如阳光一样倾泻而入。
读圣严法师的书也是如此。每天读几页,有时间就读一点,哪怕半页,也必有所得。很奇怪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以前竟一点也不知道。有一次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好像看到过法师的书,我当时还拿起来翻了几页,觉得有趣,但终究没有买。当时大概心里寻找的是其他的书,所以擦肩而过。
读书也是缘分。人这一生,与什么人相遇,与什么书相遇,都是机缘的一部分吧,注定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只是在为自己本已存在的思想寻找证据。阅读很多时候并不是要创造什么观点,而是将本来就存在的思想解放出来。
所谓感悟,并非是外人的开启,而是自身的苏醒。如饥饿的婴儿,自己找到了乳头。
能给思想带来质的提高的阅读,其实是很难实现的。很多时候,阅读只是信息的积累。仅仅是量的积累,并不能带来质的飞跃。有时候,恰恰是少量的阅读,仅仅几句话,就打开了思想之门,让人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这几句话犹如一根火柴,点燃了沉睡的心。至于点燃之后火焰的大小,则完全取决于存积的燃料。
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并不只是与铅字相对,而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通常情况下,能够与一个人做如此认真、细致、深刻的交流,只能通过阅读。即使真人见面,也是废话居多(当然,废话作为生活的作料,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文字表达的却是他思想的精华,经过他最慎重、最缜密、倾注无数心血打磨、以最适合你接受的方式,向你和盘托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恩惠!
阅读是一种缘分,让你穿越时空,去与人类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人见面,去做他们最知己的朋友,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愉悦的呢?
阅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最终钥匙还是在自己手里。一本书能真正读进去几句话,也许就受益终身了,读不进去,再好的书也是耳旁风。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