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虽然发生在千里之外,但电视等媒体的现场报道使得我们同步感受着灾难的惨况。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年幼的孩子会对灾难和死亡产生更多的惊恐和疑问,这也许是他们第一次面对这些问题。
怎样引导身边的孩子正确认识灾难和死亡?这是地震灾难带给震区之外的家长们的一道新课题。及时开展生命教育,是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心理反应
儿童有别于成人
当人们经历或目睹了地震这样的大灾害后,心理难免遭受创伤,往往会感到极度害怕、恐惧、无助,并出现焦虑、愤怒等一系列应激反应。
儿童心理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告诉记者,面对地震这样的大灾害,儿童更容易受到心理上的创伤,并且比成人更为脆弱,即使只是间接接触灾害的儿童也可能出现不同于成人的心理反应。
这种心理反应首先会表现在情绪上:孩子会感到恐惧、害怕,有的会不断哭泣,出现紧张、担忧、迷茫、无助的表情;有的会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还有的会出现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等生理反应,这往往是因为过于紧张焦虑造成的。
其次是行为反应:比如发脾气、攻击行为;过于害怕离开父母或亲人,害怕独处;有些孩子会突然“变小”,出现遗尿、吮手指、要求喂饭和帮助穿衣等小时候的幼稚行为;有些儿童还会出现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等。
尤其是在地震中身体受伤的儿童、以往遭受过灾难或创伤事件的儿童、残疾儿童,或曾有过情绪、行为问题以及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等儿童,更容易受到精神的创伤。
直面灾难
让孩子学会正视
有些孩子会在灾难过后立即出现上述心理反应,也有些孩子则会在灾难发生后几天或几个星期后才表现出来。一般来说,这些急性应激反应会在两三天后逐渐减轻,多数在30天内就会明显缓解。
但少部分孩子的心理创伤会延续数月,甚至数年,表现为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灾难片段会始终在他们的脑海中或梦中反复闪现,使他们不愿意在原来的环境中生活,不愿和人交往,表现得过于警觉。为了避免这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成人应当尽早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杜亚松教授指出,面对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家长首先应当理解他们的种种心理反应,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倾听孩子的各种表达,允许他们哭泣,不要批评他们暂时出现的幼稚行为。
成年人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应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并调整情绪。因为家长稳定的情绪、坚强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
孩子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大灾难,家长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有些年幼的孩子甚至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乖、做错了事,所以大地“发怒”了。面对这种情况,家长或老师要告诉他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也可以与他们谈论自己遭遇自然灾害的亲身经历,及时传授正确的避震知识。要陪同并指导孩子观看电视直播,因为低龄儿童可能会对电视中的一些画面感到害怕和恐惧。
解释死亡
帮孩子心理成长
大地震在刹那间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许多孩子第一次通过电视媒体间接地接触到“死亡”。面对这个他们未能真正理解的问题,家长怎样进行解释和进行疏导,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杜亚松教授说,如果是尚未懂事的幼儿,家长可以暂时告诉他们“这个人不见了”或“这个人出远门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难明白什么是死亡。
一般来说,等孩子上学后慢慢懂事了,就可以向他们作出科学的解释,告诉他们什么是死亡,尽量不要对孩子隐瞒或者编造理由,要让他面对现实。
尤其是当身边的亲人去世后,每个人都会经历心理的“居丧期”,这是亲人去世后出现的正常的心理反应。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心理表现会更特殊。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当孩子哭泣时,不要说“别哭”“哭也没有用”等话语,不要责怪他暂时的哭闹。而要让孩子适当地发泄,接纳他的任何反应。
家长还应当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不要整天陷于悲伤的情绪中。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他们回忆快乐的时光,忘记烦恼。也可以让他们通过画画的方法,缓解心中的情绪。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杜亚松教授推荐“团体减压”的方式,即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最好是和有过同样经历的人在一起,共同讨论发生的事,通过相互倾听别人的经历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生命教育
每个孩子不可或缺
正确地进行灾难教育,能教会孩子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和知识,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而在孩子认识灾难、正视“死亡”的基础上进行生命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当孩子们通过电视目睹到灾难画面时,家长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珍惜每一天,勇敢地面对困难,要像那个被救后向解放军叔叔敬礼的小男孩一样懂得感恩和乐观;要像那个即使双腿被卡得鲜血直流,还高唱《两只老虎》来安慰救援人员的小朋友一样乐观、勇敢;要像那些在“帐篷学校”里高唱国歌的孩子一样坚强……
总之,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坚韧、乐观、从容、刚毅,学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从小树立起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