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棍棒教育”打不出孝子才子

“棍棒教育”打不出孝子才子
“棍棒教育”打不出孝子才子

  半年前, 我写了博文《一首唐诗“杀死”了一个孩子》, 上周博文中出现了一条最新评价,留言是这么写的:

  “《一首唐诗‘杀死’一个孩子》的妈妈被判了,三年多。这是今早我在电台新闻上听到的消息。虽然判刑不是很重,但是这位妈妈从此要承受最少‘三痛’:丧女之痛、失去和谐家庭之痛、牢狱之痛! ”

  谢谢这位网友给我们来报信。由此又让我重新想了一遍“棍棒教育” 存在的种种问题。“棍棒之下出孝子” 这句传统中的至理名言现在读起来总觉得是父母的不是。因为是父母想造就某种模样的孩子,然后为了刻出这个心中的模样父母不惜向棍棒借力。其实,这样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心里也很苦,总感觉力不从心,无法把孩子变成邻居家的那个“天使”和学校里的“好学生”。等孩子到了青少年时代,两代人的关系则越来越不能通过学校和家庭来暂且维持一下了。那时,孩子开始把父母视为空气一样的无形,慢慢地让父母在他们年轻的心里死去!

  曾经读到一个报道,记者采访了屡受家长“棍棒”向相的孩子。“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孩子答:“希望自己快点长高长壮,可以对一直责打自己的父亲还以颜色。” 所以孩子在考试时故意考砸,在家里故意捣乱,看着父母焦急生气就会产生快感。这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啊!这远比让我们的孩子没有“出息”要来的可怕得多!细细想想,这就是以上那位网友提到的“三痛”,而最后一痛的“牢狱之痛”,不一定要在牢狱之中才会感受那份痛。生养之后却得不到孩子挚爱的父母,其人生也会像是一座永远的牢狱,虽没有高墙阻隔,却时刻被儿女的人心淡漠所煎熬。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San Diego)举行过一次国际家庭教育会议,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会上公布了一下调查结果。

  研究人员利用4年时间在全美范围内对2岁至9岁的孩子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将被调查的孩子分成两个年龄组:甲组的年龄在2岁至4岁之间,人数为806人。乙组的年龄在5岁至9岁之间,人数为704人。研究人员先后分两次对这些孩子的智商进行测试,一次是在调查开始时,另一次是在4年之后。

  结果发现,常挨打的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成绩要低于不挨打的孩子,在2岁至4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后者低5分。在5岁至9岁年龄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绩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

  负责这项调查的专家默里-施特劳斯说,许多人或许认为,“棍棒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解释说,父母打孩子会给孩子造成身心创伤,会使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产生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孩子表现欠佳,认知能力难以得到发挥。

  在我看来,帮助孩子具有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和满满的自信心就等于帮助他们立起了人生的脊梁骨。成长是需要顽强的意志去学习和实践的,父母可以是引路人,而更多时候应该是陪伴者。如果父母更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那么父母一定会发现比棍棒更有效的沟通方式是什么了。

  试想,如果武力解决不了世界上的纷战,那么为什么武力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屈服于我们的意愿呢?兴许,武力的确可以让年幼的孩子暂且低头而做出改变,变成一个没有自我精神的人,一个少被尊重、以后也不懂尊重他人的强势“弱者”。

  Jane的养育贴士:

  *做孩子的朋友,陪伴他们成长,与他们一起快乐人生。

  *放弃 “棍棒教育”,棍棒只会打出逆子,打出强势“弱者”。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自己成为与时具进的长者。

  *与孩子多交流勤对话,找到他们的话题他们的兴趣,放下妈妈的“架子”,做一个欣赏孩子的妈妈,不做一个挑剔强势的妈妈。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自己长大成人,妈妈是来帮助孩子的,不是来管住孩子的。

  *给予孩子信心。告诉孩子,你终有一点是他人不及的,所以只要发现你的长处,你就是最棒的自己。文/ 黄静洁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棍棒教育  家庭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